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心裏時刻裝著老百姓 鄉村“小白”蛻變成振興“領頭雁”

發布時間:2023-01-13 16:3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謝寧寧剛到村裏工作時,在不少村民眼中,她幹農(nong) 村工作有點像“小白”:一名女青年,麵對複雜的村情以及各種瑣碎繁雜的事務、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有點兒(er) 不知所措。但3年後,再提起她,村民卻豎起大拇指說:“作風幹練,辦事雷厲風行,耐心又細致,心裏時刻裝著村裏的老百姓。村裏的好光景多虧(kui) 有一位好支書(shu) 領著我們(men) 幹。”

  謝寧寧現任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柏樹鎮黨(dang) 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聽說過她事跡的人多數都很好奇:她是如何從(cong) 一個(ge) “小白”蛻變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頭雁”的?

  2020年,作為(wei) 柏樹鎮下派的專(zhuan) 職化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謝寧寧到黨(dang) 窪村擔任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從(cong) 駐村第一天起,她就下定決(jue) 心,一定要幹出一番成績。“必須盡快進入角色,熟悉情況是第一步。”謝寧寧到村工作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傾(qing) 聽群眾(zhong) 在衣食住行方麵的困難、訴求,了解他們(men) 對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的意見。了解到群眾(zhong) 的疑慮和期望後,謝寧寧先從(cong) 建強村級班子入手,選拔了一些在群眾(zhong) 中威信高、公道正派的村民以及婦女帶頭人進入村“兩(liang) 委”班子,優(you) 化了村幹部結構。

  謝寧寧深知,要想贏得群眾(zhong) 的信任和支持,既要靠說,更要靠做,要通過實幹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增收致富。針對村域經濟發展體(ti) 量小、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的現狀,她帶領村黨(dang) 支部經過反複研究,確定依托蘋果產(chan) 業(ye) 走特色農(nong) 旅融合發展的路子。

  在她的帶領下,黨(dang) 窪村全力打造柏樹蘋果核心種植區,栽植蘋果樹2000畝(mu) ,采取“公司+農(nong) 戶”的運行模式,帶領群眾(zhong) 增收;建設紅蘋果樂(le) 園社會(hui) 實踐基地,引導262戶群眾(zhong) 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實現分紅收入,50多名婦女實現就近長期務工;建成標準化肉牛養(yang) 殖小區1處,養(yang) 殖紅牛1000多頭,配套建成飼草加工基地1處,吸納12名村民就近務工。

  在推進農(nong) 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黨(dang) 窪村探索融合蘋果文化、平安文化與(yu) 鄉(xiang) 村治理,創新提出幹部要公正公平、村子要祥和太平、內(nei) 心要溫良和平、家庭要和睦安平、生活要富裕康平的“五平共治”理念,有效推動村級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鄉(xiang) 村治理的大事小情,特別是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時刻牽動著謝寧寧的心。留守老人較多、日常照料困難,是長期以來讓不少村民惆悵的難題。為(wei) 此,謝寧寧帶領村“兩(liang) 委”班子反複摸索,創新推出紅蘋果智能手環養(yang) 老服務模式,將全村37位老人全部納入管理係統,為(wei) 他們(men) 提供全天候應急保障服務,打通了關(guan) 愛留守老人的“最後一公裏”。管理係統運行以來,累計監測處置緊急事件40餘(yu) 起,救助患急性病孤寡老人5名、走失老人兩(liang) 名。

  柴草亂(luan) 放、糞土亂(luan) 堆、汙水亂(luan) 倒、垃圾亂(luan) 扔的“四亂(luan) ”現象,嚴(yan) 重影響農(nong) 村人居環境。謝寧寧就帶領村“兩(liang) 委”全麵實施“綠化、硬化、美化、亮化”的“四化”工程,使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如今,村民講衛生、保護生態環境的好習(xi) 慣蔚然成風。

  為(wei) 推進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在崇信縣婦聯的支持下,謝寧寧帶領村民建設家風家訓館,懸掛家風家訓牌,常態化開展“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十美戶”“美麗(li) 庭院”示範戶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引導群眾(zhong) 崇德向善、平和待人、誠信處事。

  經過不斷努力,黨(dang) 窪村先後承辦了崇信縣第三屆“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賽牛大會(hui) 、蘋果宴、鄉(xiang) 趣體(ti) 驗、民宿體(ti) 驗等活動,農(nong) 文旅融合的新業(ye) 態已基本形成,全村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兩(liang) 年,謝寧寧先後被評為(wei) 崇信縣“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平涼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百名好支書(shu) ”。“成績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榮譽是鼓勵更是鞭策。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任重而道遠,我們(men) 這些基層幹部責任重大,唯有繼續吃苦奮鬥,方能不辱使命。”謝寧寧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通訊員 王紅剛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