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發布
本報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齊誌明)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共同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包括:“價(jia) 格刺客”有違明碼標價(jia) 誠信原則;“科技與(yu) 狠活”折射消費者對食品非法添加的擔憂;醫療美容風險與(yu) 陷阱阻礙“求美”消費需求釋放;預製菜產(chan) 品品質及應用場景存在侵權隱患;主播售假問題暴露直播帶貨侵權亂(luan) 象;“菜刀不能拍蒜”爭(zheng) 議警示企業(ye) 須尊重消費者權益;電商平台“保價(jia) ”服務被指“套路”消費者;“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沉浸式娛樂(le) 形式隱藏不安全因素;知網涉壟斷被罰事件警示平台發展不可忽視消費者權益;網絡遊戲停服刪檔引發虛擬財產(chan) 侵權爭(zheng) 議。
中消協表示,希望這些熱點輿情能引起社會(hui) 各界對消費維權問題的關(guan) 注,促進各方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活力。
2022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明碼標價(jia) 和禁止價(jia) 格欺詐規定》施行,其明確要求,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jia) ,明確標示價(jia) 格所對應的商品或者服務。此規定成為(wei) 可有力回擊“價(jia) 格刺客”的“價(jia) 格衛士”。
在健康消費浪潮下,如何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是食品行業(ye) 各方的必答題。輿論呼籲,市場和政府要協作配合,消除公眾(zhong) 對食品安全隱患的擔憂。一方麵,食品企業(ye) 應自覺遵守相關(guan) 法律法規,合理合規地使用食品添加劑,並及時準確地告知消費者,將選擇權交給消費者。另一方麵,相關(guan) 部門需加強審查與(yu) 監督,加大對違法違規濫用添加劑的打擊力度,重振消費者信心。
中消協統計數據顯示,從(cong) 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每年收到的醫美行業(ye) 投訴從(cong) 483件增長到7233件。2022年11月,中消協發出消費提示,呼籲廣大消費者要理性看待醫美需求,正確選擇醫美機構,審慎作出醫美決(jue) 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