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長11.2%!去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躍上10萬億元台階
2022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下稱“軟件業(ye) ”)運行穩步向好,軟件業(ye) 務收入躍上十萬(wan) 億(yi) 元台階,盈利能力保持穩定,軟件業(ye) 務出口保持增長。
一
總體(ti) 運行情況
軟件業(ye) 務收入躍上十萬(wan) 億(yi) 元台階。2022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超3.5萬(wan) 家,累計完成軟件業(ye) 務收入108126億(yi) 元,同比增長11.2%,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6.5個(ge) 百分點。
圖1 2014年—2022年軟件業(ye) 務收入增長情況
盈利能力保持穩定。2022年,軟件業(ye) 利潤總額12648億(yi) 元,同比增長5.7%,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9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利潤率回落0.1個(ge) 百分點至9.1%。
圖2 利潤總額增長情況
軟件業(ye) 務出口保持增長。2022年,軟件業(ye) 務出口524.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0%,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5.8個(ge) 百分點。其中,軟件外包服務出口同比增長9.2%。
圖3 2014年—2022年軟件業(ye) 務出口增長情況
二
分領域情況
軟件產(chan) 品收入平穩增長。2022年,軟件產(chan) 品收入26583億(yi) 元,同比增長9.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4個(ge) 百分點,占全行業(ye) 收入比重為(wei) 24.6%。其中,工業(ye) 軟件產(chan) 品實現收入2407億(yi) 元,同比增長14.3%,高出全行業(ye) 整體(ti) 水平3.1個(ge) 百分點。
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較快增長。2022年,信息技術服務收入70128億(yi) 元,同比增長11.7%,高出全行業(ye) 整體(ti) 水平0.5個(ge) 百分點,占全行業(ye) 收入比重為(wei) 64.9%。其中,雲(yun) 服務、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10427億(yi) 元,同比增長8.7%,占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的14.9%,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個(ge) 百分點;集成電路設計收入2797億(yi) 元,同比增長12.0%;電子商務平台技術服務收入11044億(yi) 元,同比增長18.5%。
信息安全產(chan) 品和服務收入穩步增長。2022年,信息安全產(chan) 品和服務收入2038億(yi) 元,同比增長10.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6個(ge) 百分點。
嵌入式係統軟件收入兩(liang) 位數增長。2022年,嵌入式係統軟件收入9376億(yi) 元,同比增長11.3%,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7.7個(ge) 百分點。
圖4 2022年軟件業(ye) 分類收入占比情況
三
分地區情況
東(dong) 部地區保持較快增長,中、西部地區增勢突出。2022年,東(dong) 部、中部、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分別完成軟件業(ye) 務收入88663億(yi) 元、5390億(yi) 元、11574億(yi) 元和2499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10.6%、16.9%、14.3%和8.7%。其中,中部、西部地區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7、3.1個(ge) 百分點。四個(ge) 地區軟件業(ye) 務收入在全國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wei) 82.0%、5.0%、10.7%和2.3%。
圖5 2022年軟件業(ye) 分地區收入增長情況
主要軟件大省收入占比小幅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明顯。2022年,軟件業(ye) 務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浙江共完成收入74537億(yi) 元,占全國軟件業(ye) 比重的68.9%,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9個(ge) 百分點。軟件業(ye) 務收入增速高於(yu) 全國整體(ti) 水平的省市有12個(ge) ,其中增速高於(yu) 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包括貴州、廣西、湖北等。
圖6 2022年軟件業(ye) 務收入前十省市增長情況
中心城市軟件業(ye) 務收入穩步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小幅回落。2022年,全國15個(ge) 副省級中心城市實現軟件業(ye) 務收入53419億(yi) 元,同比增長10.0%,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6.3個(ge) 百分點,占全國軟件業(ye) 的比重為(wei) 49.4%;實現利潤總額6924億(yi) 元,同比增長2.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1個(ge) 百分點。其中,武漢、寧波、濟南、青島和沈陽軟件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速超過全行業(ye) 整體(ti) 水平。
圖7 2022年前十位副省級中心城市軟件業(ye) 務收入增長情況
注:文中2022年數據均為(wei) 快報數據,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他年份數據為(wei) 年報數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