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盧森堡人眼中的中國農村之變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劉三姐鎮乍洞村曾是自治區級貧困村,全村有17個(ge) 自然屯、14個(ge) 村民小組,全村總人數182戶619人,“十三五”期間,全村貧困人口314人,貧困發生率達51%。2020年如期脫貧後,乍洞村正在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
來自盧森堡的退休警察漢森·尼克·勒內(nei) (Hansen Nico René)今年63歲。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尼克成為(wei) 當時乍洞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謝萬(wan) 舉(ju) 的“洋助理”,投入到乍洞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兩(liang) 人組成搭檔,一同為(wei) 村民脫貧奔小康出謀劃策。
謝萬(wan) 舉(ju) 駐村結束後,尼克還時常回到乍洞村。春節期間,尼克和謝萬(wan) 舉(ju) 一起回到宜州農(nong) 村,購買(mai) 年貨、貼春聯。尼克說,他親(qin) 眼見證了村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可以看到中國農(nong) 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富裕。
記者:黃耀滕 黃慶剛
報道員:黃家俊 黃龍元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chuan) 播融合平台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