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大數據賦能未成年人檢察監督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發布大數據賦能未成年人檢察監督典型案例。本批案例聚焦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通過精準研判和整體(ti) 治理,實現從(cong) 個(ge) 案辦理到類案監督的轉變,以大數據賦能驅動未檢工作提質增效。
該批典型案例共5件,分別是:1、河北省滄縣檢察院督促履行校車安全監管職責大數據監督案,檢察機關(guan) 通過找出該市不同部門所掌握校車數據之間的“差異項”,找準監管盲區,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督促行政機關(guan) 強化校車安全管理;
2、浙江省湖州市檢察院督促強製報告製度落實大數據監督案,檢察機關(guan) 從(cong) 一例女童被侵害案中發現強製報告製度落實的漏洞,根據強製報告製度執行的要求在醫院診療係統中找出“應報告未報告”的案件,進一步優(you) 化強製報告製度落地的路徑,推進社會(hui) 綜合治理;
3、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檢察院督促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監護大數據監督案,檢察機關(guan) 在辦案中發現一些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的線索難以被主動發現,遂通過獲取全量未成年人信息匹配關(guan) 聯到潛在“應保未保”的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切實保障困境兒(er) 童基本生活和合法權益;
4、北京市檢察院督促整治校園周邊違規設置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大數據監督案,檢察機關(guan) 通過比對位置信息,對校園周邊是否存在違規設置的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如酒吧、網吧、彩票銷售點等開展全覆蓋、動態化監督;
5、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檢察院督促整治校園周邊噪聲汙染大數據監督案,檢察機關(guan) 針對學校周邊經常有摩托車“飆車”“炸街”、工地違規施工等噪聲嚴(yan) 重影響師生的學習(xi) 和休息現象,經大數據比對和篩選出噪聲汙染點,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聯動相關(guan) 部門出台整改措施,切實保護校園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最高檢第九檢察廳負責人表示,2023年檢察機關(guan) 將繼續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大數據戰略思維,梳理未成年人檢察辦案需求,強化對案件背後係統性、鏈條性漏洞的研判和治理,以大數據之力推進未檢一體(ti) 化履職和融合履職、更加主動融入其他“五大保護”,實現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總台央視記者 程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