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房和文化驛站聚集起眾多年輕人 步行15分鍾,樂享品質文化生活
“現在社區裏新增不少‘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的標識,它是否意味著能給我們(men) 帶來一些文化生活便利呢?”
“‘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是指城鄉(xiang) 居民走出家門,步行15分鍾左右,即可到達公共文化場館,享受有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由浙江溫州舉(ju) 辦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2022年“走進發布廳”全媒體(ti) 發布活動上,麵對現場觀眾(zhong) 的提問,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朱雲(yun) 華當場解答,向市民推介溫州公共文化服務的新舉(ju) 措、新成果。
近年來,溫州市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建設為(wei) 抓手,立足“人民中心”,緊扣精準服務,將城市書(shu) 房和文化驛站納入文化溫州建設版圖,融入“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並帶動全市各類文化創新項目積極“入圈”。
“有別於(yu) 傳(chuan) 統的圖書(shu) 館、書(shu) 店,城市書(shu) 房裏溫馨、亮麗(li) 、舒適,讓人有種家的感覺。”在溫州市南塘街城市書(shu) 房裏學習(xi) 的陳同學說,“我最初就是打算在書(shu) 房避雨,沒想到誤打誤撞,發現了‘新天地’。現在我已經成了書(shu) 房的忠實粉絲(si) 。”
2022年11月,溫州城市書(shu) 房批量上新,南戲文化、龍舟文化、海塘文化、中醫藥學……每座書(shu) 房主題鮮明,兼具顏值,在開放當天就收獲了不少粉絲(si) 。其實,早在2014年,溫州就在全國率先建成第一家24小時免費開放的城市書(shu) 房。此後,城市書(shu) 房便如雨後春筍,開遍甌越大地。目前,全市已建成136家城市書(shu) 房,總麵積超3.48萬(wan) 平方米,總藏書(shu) 142.7萬(wan) 冊(ce) ,累計接待讀者1506.28萬(wan) 人次,流通圖書(shu) 1480.13萬(wan) 冊(ce) 次。此外,作為(wei) 城市書(shu) 房的鄉(xiang) 村延伸版,另有80家百姓書(shu) 屋散布於(yu) 田間村頭,共同為(wei) 全市“15分鍾文化圈”點亮閱讀之燈。
“城市書(shu) 房是溫州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市域樣板,為(wei) 實現人民精神共富進行的一次生動實踐。書(shu) 房體(ti) 係內(nei) 實現統一標準、統一配置,納入全市總分館體(ti) 係,實行圖書(shu) 統籌配送、通借通還,為(wei) 市民提供免費、均等、無障礙的閱讀服務。”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當城市逐漸被燈火點亮,位於(yu) 溫州市區的小壩坊文化驛站裏聚集起了眾(zhong) 多年輕人,“發·聲”音樂(le) 藝術展吸引著周邊群眾(zhong) 前來拍照打卡,與(yu) 文化分享人交流當代音樂(le) 風格,沉浸式體(ti) 驗聲光結合的音樂(le) 藝術……這家嵌入在老城文創街區的文化驛站,以半開放的空間、純公益的服務,為(wei) 周邊居民打造了一種“慢生活”。
作為(wei) “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的有效抓手與(yu) 具體(ti) 實踐,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將文化驛站納入省民生實事,在溫州市地方標準《文化驛站服務規範》基礎上製定《浙江省文化驛站建設指南》,要求全省新建100家文化驛站。
作為(wei) 繼城市書(shu) 房之後溫州公共文化的又一創新品牌,近年來,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社會(hui) 力量打造定位為(wei) 時尚化、休閑式、體(ti) 驗版、互動型、文藝範兒(er) 的文化驛站,並將其作為(wei) 特色分館納入文化館總分館體(ti) 係,使之成為(wei) 溫州文化建設的新地標和基層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截至2022年12月,溫州共建成文化驛站262家,實現了城鄉(xiang) 全覆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樂(le) 享公共文化生活。
“甌海山根音樂(le) 小村文化驛站、瑞安梨園文化驛站、蒼南長泰茶書(shu) 院文化驛站等,或根植文創園區,或融入新型商圈,或嵌入百年老宅,均成為(wei) 獨具特色、功能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文化驛站實行“一站一品”,在統一標識設計、資源調配、對服務進行標準化專(zhuan) 業(ye) 管理的前提之下,鼓勵各個(ge) 站點基於(yu) 空間類型、資源特色、團隊專(zhuan) 長等個(ge) 性化特質,進行涵蓋音樂(le) 、戲曲、書(shu) 畫等多元領域的文化主題探索,為(wei) 市民精準提供多層次、個(ge) 性化的精神文化服務,以最少的政府資金投入,實現城鄉(xiang) 各類公共文化空間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在浙江,2022年建成“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8000個(ge) ,被寫(xie) 入浙江省政府十項民生實事。截至2022年11月底,溫州已高標準超額完成省民生實事項目,共建成“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890個(ge) (目標850個(ge) ),完成率達105%。
除城市書(shu) 房和文化驛站外,溫州還陸續創新發展了非遺百家坊、鄉(xiang) 村博物館、百姓書(shu) 屋等公共文化品牌,並不斷向基層延伸、向農(nong) 村覆蓋、向景區拓展。
目前,“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已在溫州全市貫通,覆蓋村社區893個(ge) ,覆蓋人口290萬(wan) 人,覆蓋設施3354處,文化社團5495個(ge) ;活動發布量達39205場,1758萬(wan) 人次參與(yu) ,文化誌願者52571人。
“接下來,我們(men) 要從(cong) 現有的城市書(shu) 房、文化驛站兩(liang) 大品牌拓展到文博、非遺、藝術等領域,通過中國民辦博物館之城打造、非遺在社區試點、文藝星火賦美工程等,持續推出如非遺百工坊、鄉(xiang) 村藝術團、文藝繁星計劃等一批具有溫州特色、全省示範、全國領先的公共文化服務優(you) 質共享品牌。”朱雲(yun) 華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