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突破1.2萬億元!中國市場吸收外資量質齊升
我國吸收外資規模再創曆史新高。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負責人孟華婷日前表示,去年我國吸收外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使用外資以人民幣計首次突破1.2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引資規模依然保持世界前列。
規模擴大結構優(you) 化
麵對全球經濟增長趨緩、投資保護主義(yi) 升溫等不利因素衝(chong) 擊,我國紮實推進穩外資工作,不僅(jin) 引資規模擴大,同時引資結構優(you) 化、質量提升,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方麵,製造業(ye) 引資大幅提升。去年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3237億(yi) 元,同比增長46.1%。得益於(yu) 外資準入限製全麵放開,汽車製造業(ye) 引資大幅增長263.8%。此外,計算機通信製造、醫藥製造領域引資分別增長67.3%和57.9%。
另一方麵,高技術產(chan) 業(ye) 成為(wei) 重要增長點。去年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4449.5億(yi) 元,增長28.3%,帶動吸收外資的質量進一步提升。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引資分別增長49.6%和21.9%。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yu) 設計服務等領域引資實現快速增長,增幅分別達到35%和26.4%。
主要投資來源地穩定增長。韓國、德國、英國和日本分別增長64.2%、52.9%、40.7%和16.1%。分區域看,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dong) 盟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2.2%、17.2%和8.2%。
引資綜合優(you) 勢強化
“自貿試驗區、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地區、國家級經開區等平台對外資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去年1月1日起,新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施行,實現了製造業(ye) 條目清零、服務業(ye) 持續擴大開放。21家自貿試驗區全年實際使用外資2225.2億(yi) 元,占全國的18.1%。
從(cong) 地區看,東(dong) 中西部引資全麵增長,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4.7%、21.9%和14.1%。東(dong) 部省份中,江蘇省引進外資接近2000億(yi) 元。廣東(dong) 、上海、山東(dong) 、浙江、北京引資規模均超過1000億(yi) 元。中西部省份中,山西、河南、廣西、湖南、陝西分別增長229.6%、119.8%、49.1%、41.3%和33.6%。中西部地區的引資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但我國吸收外資仍然有諸多有利因素。有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工業(ye) 體(ti) 係、豐(feng) 富的人才資源、持續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等構成的引資綜合優(you) 勢在不斷強化,廣大外國投資者仍有很強的意願來華投資。
外企將有更多獲得感
近期,多家國際組織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經濟增長就意味著投資機遇。中國貿促會(hui) 近期對160多家在華外資企業(ye) 和外國商協會(hui) 的調研結果顯示,99.4%的受訪外資企業(ye) 對今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受訪外資企業(ye) 表示將維持和擴大在華投資,89.8%的受訪外資企業(ye) 表示將維持在華產(chan) 業(ye) 鏈,10.2%的外資企業(ye) 計劃將國外產(chan) 業(ye) 鏈轉入中國。
此外,政策疊加效應也在持續顯現。去年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發布,出台了一係列促進製造業(ye) 引資、鼓勵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等專(zhuan) 項政策。據了解,商務部今年將全力推動這些政策落地開花,並將根據中央部署,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外資企業(ye) 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過去3年,由於(yu) 疫情影響引發的跨境人流、物流受阻,是外商投資遇到的最突出問題。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跨境往來逐步趨於(yu) 正常。“近期有不少地方已經紛紛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相信今年會(hui) 有更多的外資項目落地中國。”孟華婷表示。(馮(feng) 其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