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發布時間:2023-02-13 15:06:00來源: 《瞭望》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you) 化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ti) 係。這為(wei) 我國在新征程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指明方向、擘畫藍圖。

  ◆ 立足於(yu) 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通過區域重大戰略,將不同區域板塊和橫跨東(dong) 中西、連接南北方、溝通國內(nei) 外的重要軸帶相結合,推動區域發展格局不斷優(you) 化,區域發展協同性不斷增強。

  ◆ 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

  ◆ 黑龍江、河南、山東(dong) 、安徽、吉林5個(ge) 產(chan) 糧大省2021年產(chan) 量超過全國40%,有效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

  ◆ 10年來,我國城鎮化率由53.1%上升到64.7%;2014年以來,全國有1.3億(yi) 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成為(wei) 城鎮居民;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城市群建設蹄疾步穩,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不斷建立健全……

  ◆ 出台建立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補償(chang) 機製的實施方案,製定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的指導意見,到2021年底共建立13個(ge) 跨省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

  ◆ 區域協調發展同共建“一帶一路”深度融合,自貿區、自貿港等開放平台的區域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在與(yu) 世界的互聯互通中,區域協調發展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安蓓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大。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jue) 好的重大課題。

  2018年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明確提出,推動好一個(ge) 龐大集合體(ti) 的發展,一定要處理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guan) 係,首先要解決(jue) 思想認識問題,然後再從(cong) 體(ti) 製機製和政策舉(ju) 措方麵下功夫,做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這篇大文章。

  2019年8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上指出:“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總的思路是: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ti) 係,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係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you) 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麵的功能,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瞻遠矚、統攬全局,不斷豐(feng) 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我國加快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引領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you) 化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ti) 係。這為(wei) 我國在新征程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指明方向、擘畫藍圖。

  如今,960萬(wan) 平方公裏廣袤大地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日益增強,長江、黃河兩(liang) 條母親(qin) 河走上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道路,東(dong) 西部發展差距持續縮小,重要功能區關(guan) 鍵作用更加凸顯。

  【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dong) 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部署安排。

  謀篇布局,區域重大戰略漸次出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聚焦我國區域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攬全局,提出了一係列關(guan) 於(yu) 區域經濟發展和空間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謀劃、部署、推動了一係列區域重大戰略——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突破,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環境係統保護修複成效顯著,發生轉折性變化,實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硬聯通、軟聯通不斷加強,對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重要作用;

  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進程加快,政策協同、產(chan) 業(ye) 合作、設施共建、服務共享、分工合理的一體(ti) 化格局逐步形成;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紮實起步,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複、深度節水控水等領域重大工程深入實施……

  中華大地上,以區域重大戰略為(wei) 引領,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區域聯動格局逐步形成,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向更加均衡、更高層次邁進。

  “立足於(yu) 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通過區域重大戰略,將不同區域板塊和橫跨東(dong) 中西、連接南北方、溝通國內(nei) 外的重要軸帶相結合,推動區域發展格局不斷優(you) 化,區域發展協同性不斷增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誌說。

  優(you) 勢互補,以區域發展服務全局。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you) 化發展的路子。

  從(cong) 全局謀劃區域,以區域服務全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完善——

  尊重客觀規律,產(chan) 業(ye) 和人口向優(you) 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wei) 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ti) 效率提升;

  發揮比較優(you) 勢,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承載更多產(chan) 業(ye) 和人口,發揮價(jia) 值創造作用,生態功能強的地區要得到有效保護,創造更多生態產(chan) 品,增強邊疆地區發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經濟支撐,以促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完善空間治理,按照主體(ti) 功能定位劃分政策單元,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製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

  機製有效,確保區域協調發展走深走實。圍繞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中央層麵成立領導小組統籌指導,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印發綱領性文件為(wei) 戰略實施提供根本遵循,中央財政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在相關(guan) 部門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日常工作,各地政府成立相應機構推動落實。

  10年多來,我國區域發展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取得曆史性成就——

  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協調性逐步增強。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

  動力源地區引擎作用不斷增強。2021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9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總量超過全國的40%,發揮了全國經濟壓艙石、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

  重要功能區關(guan) 鍵作用更加明顯。黑龍江、河南、山東(dong) 、安徽、吉林5個(ge) 產(chan) 糧大省2021年產(chan) 量超過全國40%,有效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在重點地區建成了一批能源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青藏高原“中華水塔”保護工作紮實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長江、黃河幹流水質總體(ti) 優(you) 良。

  特殊類型地區實現振興(xing) 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東(dong) 部、東(dong) 北、中部與(yu) 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別從(cong) 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的1.63、1.11、1.07……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司長肖渭明說,這是10年多來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踐得出的四點重要啟示。

  【把握區域協調發展辯證法】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握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深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區域重大戰略加速落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係統加快構建。

  2022年11月23日,中國中鐵產(chan) 業(ye) 集群疏解落地雄安新區揭牌暨啟動儀(yi) 式舉(ju) 行,這是雄安新區迎來的首個(ge) 央企產(chan) 業(ye) 集群入駐。11月25日,雄安宣武醫院(新區投資部分)項目主體(ti) 結構全麵封頂。

  京畿重地,瀕臨(lin) 渤海,攜攬“三北”,是北方地區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京津兩(liang) 極過於(yu) “肥胖”,周邊中小城市過於(yu) “瘦弱”,特別是河北與(yu) 京津兩(liang) 市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城鎮體(ti) 係結構失衡。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正是著眼深入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關(guan) 鍵之舉(ju) 。

  如今的雄安新區,塔吊林立、熱火朝天,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階段。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3家央企總部全部進場施工,中國礦產(chan) 資源集團已完成總部選址,首批疏解的在京部委所屬4所高校、2所醫院選址全麵落位,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等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開工建設……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加快建設,各項疏解工作穩妥有序推進。

  新區設立以來,已謀劃推進重點項目共計240個(ge) ,預計總投資8000多億(yi) 元,累計完成投資超4900億(yi) 元,有力支撐了當前經濟增長,也為(wei) 高質量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持續深化生態環境係統保護修複,努力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wei) 我國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jun) ;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造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再上新台階,力爭(zheng) 在若幹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從(cong) 根本上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聚焦實現戰略目標和提升引領帶動能力,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為(wei) 區域協調發展打造強勁引擎。

  ——主要區域板塊協調發展的政策體(ti) 係更加完善,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關(guan) 於(yu) 全麵振興(xing) 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綱領性文件先後印發,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dong) 北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麵、鼓勵東(dong) 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走深走實,匯聚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闊圖景。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加快生態環境保護修複、塑造發展新優(you) 勢……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突破中,結構更優(you) 、活力更足的中西部地區正釋放出強勁增長潛力。

  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更加鞏固,重點領域改革走向深入,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創新驅動內(nei) 生動力不斷激發,經濟開放水平逐步提升,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在基礎設施、能源石化、新動能培育等領域部署了一批重點項目,經濟發展後勁持續增強……東(dong) 北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發揮創新要素集聚優(you) 勢,率先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更高層次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zheng) ,率先建立全方位開放型經濟體(ti) 係……東(dong) 部地區在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上持續邁出新步伐。

  ——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中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人的城鎮化為(wei) 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曆史文脈傳(chuan) 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和幸福感。

  10年來,我國城鎮化率由53.1%上升到64.7%;2014年以來,全國有1.3億(yi) 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成為(wei) 城鎮居民;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城市群建設蹄疾步穩,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不斷建立健全……

  縣城是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推進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建設寫(xie) 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這是引導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空間布局、擴大內(nei) 需、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舉(ju) 措。

  在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的進程中,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持續釋放,發展的協同性、整體(ti) 性不斷增強,發展的內(nei) 部縱深愈發開闊。

  【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聯動性、整體(ti) 性,為(wei) 區域協調發展這盤大棋打通經絡,開創新局。

  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以改革創新打破地區分割和利益藩籬,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發源於(yu) 安徽省黃山市的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也是皖浙乃至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2012年,皖浙兩(liang) 省在新安江啟動全國首個(ge) 跨省流域生態補償(chang) 機製試點,按照“誰受益誰補償(chang) 、誰保護誰受償(chang) ”原則,建立補償(chang) 標準體(ti) 係。兩(liang) 省約定,年度水質達標,浙江對安徽進行補償(chang) ,反之安徽對浙江進行補償(chang) 。

  建立流域上下遊互訪協商機製、構建財政支持生態保護長效機製……10年間3輪改革試點,以體(ti) 製機製建設為(wei) 保障,皖浙兩(liang) 省走出了一條“上遊主動強化保護、下遊支持上遊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

  中央和地方之間、各省區市之間、中央各部門之間……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打破地區分割和利益藩籬,協調發展是瓶頸,也是突破口。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2016年3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的意見》,明確提出讓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chang) ,促進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調動全社會(hui) 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出台建立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補償(chang) 機製的實施方案,製定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的指導意見,到2021年底共建立13個(ge) 跨省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切實加大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力度,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體(ti) 係初步建立。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啟動實施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土地管理製度、完善能源消費雙控製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製度……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深化改革,從(cong) 多方麵入手破除障礙區域協調發展的頑瘴痼疾。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製的意見》對外公布。健全市場一體(ti) 化發展機製、深化區域合作機製、優(you) 化區域互助機製、健全區際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創新區域政策調控機製、健全區域發展保障機製……在持續深化改革中,統籌有力、競爭(zheng) 有序、綠色協調、共享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製加快形成。

  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以高水平開放塑造新優(you) 勢,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更加充沛。

  1月6日上午,2023年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年貨班列x9574次列車從(cong) 廣西欽州發出。

  這個(ge) 滿載速食麵條、香蕉幹、食用植物油、椰汁等東(dong) 盟特色年貨的班列2天後到達重慶,再轉運到終端市場供廣大消費者采購。

  位於(yu) 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為(wei) 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提供助力,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2022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6萬(wan) 列、發送160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送貨物75.6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18.5%……區域協調發展同共建“一帶一路”深度融合,自貿區、自貿港等開放平台的區域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在與(yu) 世界的互聯互通中,區域協調發展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以改革開放創新為(wei) 側(ce) 重點,著力在深化改革探索、創新體(ti) 製機製、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麵下功夫,不斷探索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張占斌說。

  區域協調發展,是一盤著眼全局、縱橫聯動東(dong) 西南北、統籌聯通國內(nei) 國外的發展大棋局。

  要打好攻堅戰,突破利益藩籬、構建長效機製,激發內(nei) 生動力、培育創新活力,在攻堅破障中為(wei) 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引擎;

  要打好持久戰,既要做好頂層設計,一張藍圖幹到底,又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穩紮穩打、步步推進。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必將實現各區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為(wei)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區域重大戰略知多少》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新華社、新華社5G富媒體(ti) 實驗室

  文案策劃|唐朵朵

  視覺設計|喻千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