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重慶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發布時間:2023-02-15 10:32:00來源: 人民日報

  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重慶是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guan) 口。

  2016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調研時指出,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qin) 河,事關(guan) 重慶長遠發展,事關(guan) 國家發展全局,並叮囑重慶“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重慶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進生態優(you) 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更加注重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全力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長江上遊麵積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廣陽島,曾因規劃開發300多萬(wan) 平方米房地產(chan) ,生態環境遭受嚴(yan) 重破壞。2017年8月,重慶市委和市政府果斷決(jue) 策,按下廣陽島開發“停止鍵”,啟動“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建設。2018年10月,重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國家工程試點獲批,包括7項大工程、58項具體(ti) 工程、289個(ge) 子項目,總投資82億(yi) 元。

  廣陽島的變化,是重慶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寫(xie) 照。5年多過去,廣陽島生態修複主體(ti) 完工,植物從(cong) 383種增加到594種,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長江畫卷徐徐鋪展。

  治水興(xing) 水,守護長江上遊。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吳盛海介紹,重慶全麵落實河湖長製,全麵實施長江入河排汙口整治,率先開展船舶汙染物“零排放”試點,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超過98%……2022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持續保持為(wei) Ⅱ類,74個(ge) 國控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到98.6%。

  治山興(xing) 山,夯實綠色基底。近年來,重慶整治違法建設,組織實施了一批護山基礎設施、生態保護修複工程。走進明月山深處的獵神村,百裏竹海,滿目青翠。“以前,大家生態意識不強,到處挖石膏,破壞了環境。”夢溪湉園民宿業(ye) 主陳中明說。後來,獵神村所在的梁平區下決(jue) 心關(guan) 停了村裏的5座石膏礦,改造低效竹林,建設小微濕地,獵神村生態恢複,遊客紛至遝來。

  重慶森林覆蓋率穩步提高,2022年達到55%。2023年,重慶將建設“兩(liang) 岸青山·千裏林帶”50萬(wan) 畝(mu) 、國家儲(chu) 備林100萬(wan) 畝(mu) ,治理坡坎崖100萬(wan) 平方米,深入推進江河兩(liang) 岸水源涵養(yang) 和水土保持。

  既要治水、治山,也要治氣、治城。重慶通過控製交通、工業(ye) 、揚塵和生活汙染,實施“一區一點一策”精細管控。過去5年,重慶PM2.5平均濃度下降30%。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達332天,比2013年增加126天。

  曾有“鋼城”之稱的大渡口區,一度煙囪林立。重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整體(ti) 外遷後,大渡口區持續轉換新舊動能,培育一批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目前已集聚生態環保企業(ye) 140餘(yu) 家。

  以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龍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5年來,重慶單位地區生產(chan) 總值能耗年均下降2.9%。2022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等綠色產(chan) 業(ye) 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達到20%。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綠色將成為(wei) 重慶發展更加動人的色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