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專家:適度戶外活動對老人、兒童提高免疫力有幫助
近期天氣逐漸回暖,老人、兒(er) 童等重點人群的抗疫防護措施是否有變化,這些重點人群能不能到戶外進行活動呢?針對這一問題,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說,適度的戶外活動,對兒(er) 童和老人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目前我國疫情第一波流行高峰已過,僅(jin) 有一些零星的、局部的、散在的病例發生,感染的風險總體(ti) 較低,對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陳操建議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綜合考慮既往感染的情況、疫苗接種的情況、自身的身體(ti) 素質和天氣變化情況,適度進行室外活動。
他提醒,老人、兒(er) 童開展室外活動時,要根據自身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要注意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區。如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同時,要注意手部衛生,接觸公共物品後,及時進行手部的清潔。
總體(ti) 來講,經過三年抗疫,對新冠病毒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那麽(me) ,它的總體(ti) 變化特點是什麽(me) ,下一步可能會(hui) 有什麽(me) 變化呢?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介紹,新冠病毒變異快,變異時間間隔數月不等,這使它的傳(chuan) 染性、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發生了變化。
總體(ti) 趨勢是傳(chuan) 染性增強,免疫逃逸能力增強,但是致病性減弱。
從(cong)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公布的死亡和病例數來看,2020年該比例為(wei) 2.33%,2021年為(wei) 1.72%,2022年為(wei) 0.28%。在2022年12月份,這一比例隻有0.08%。“從(cong) 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新冠病毒變異的變化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在減弱。”吳尊友說。
在未來,病毒有沒有可能變得傳(chuan) 染性更強、致病性更強?吳尊友說,目前來看,未來出現傳(chuan) 染性更強的變異毒株,可能性非常小,出現致病性加強或是病毒“返祖”到德爾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