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限可能”的舞台對話經典 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十字街頭》熱血回歸
中新網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十字街頭》即將迎來第五輪演出,執導該劇的青年戲劇導演黃盈在15日舉(ju) 行的主創主演對談活動中表示,“舞台本身擁有無限的可能,在這裏,它將成為(wei) 一個(ge) 剪輯台,光影之間,我們(men) 的演員將與(yu) 曾經的銀幕經典展開對話。”
話劇《十字街頭》是國家大劇院繼《仲夏夜之夢》《鳥》《西望長安》後在小劇場為(wei) 其戲劇演員隊量身定製的又一部作品。剛榮獲2022“國家大劇院榮譽藝術家”的戲劇演員隊演員董汶亮將在劇中飾演男主角“老趙”,徐子瑄、李召洋、奉陽、於(yu) 夢潮、劉貝貝、王文傑等原班人馬也將舞台重聚,以飽滿紮實的戲劇表演重述經典中的電影故事。
2月15日下午的活動中,主創們(men) 集中展示了該劇的精彩片段。《春天裏》的旋律回蕩在排練廳,四個(ge) 失業(ye) 青年逐一登場,人生低穀之中,每個(ge) 人都有著不同的選擇。在黃盈看來,對未來的彷徨、對人生的困惑是都市青年共同的苦惱,而電影《十字街頭》給出的答案是:做有意義(yi) 的事情,往前走!
在著手創排時,黃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並深入研究了當年《十字街頭》電影拍攝的幕後故事和社會(hui) 時局。其中,老電影中每位創作者的人生走向深深觸動了他。“為(wei) 什麽(me) 要寫(xie) 創作者的前世今生呢?因為(wei) 我發現這個(ge) 電影的偉(wei) 大有一個(ge) 原因,當年參與(yu) 這部電影台前幕後所有主創人員的真實人生,就在踐行這部電影本身想傳(chuan) 達的主題:無論當時是怎樣的彷徨和迷茫,他們(men) 都會(hui) 堅定地往前走,按照自己的理想昂揚地生活,保持青春的活力,而這也正是我的《十字街頭》要表達的。”
戲劇是時空的藝術,如何聯動經典老電影和戲劇藝術,話劇《十字街頭》給出了極具新意的答案。話劇《十字街頭》拆解了電影的敘事邏輯,舞台底幕承擔了投影幕布的作用,老電影的影像投射其上,或是黃浦江岸,或是民國街景,演員甚至可以穿進穿出。舞台上,演員會(hui) 身兼攝像工作,實時拍攝正在表演的片段,包括表情特寫(xie) 和動作細節。
“我做了幾種方案和嚐試,最終認為(wei) 做老電影改編的時候需要轉變思路,就是我們(men) 不僅(jin) 僅(jin) 是在一個(ge) 空間當中由真人演出這麽(me) 簡單,而應該把這個(ge) 空間和所有表演的內(nei) 容當作素材,把舞台當做一個(ge) 剪輯台。”黃盈表示。這並不是這位戲劇導演第一次在作品中運用舞台上的“蒙太奇”,早在2011年的作品《都》中,這一創作手法就初見雛形,之後的《花事如期》《夢行者》中都可見到此種嚐試。此外,話劇《十字街頭》的重要道具鐺鐺車也令不少觀眾(zhong) 印象深刻,在老上海灰白色的舊影像中,形形色色的人上車下車,這抹“綠色”成了充滿時代感的視覺符號。可拆分可滑動的設計使之化身不同的空間,它是老趙和楊小姐邂逅的電車,也是“一牆之隔”的出租房。
八十餘(yu) 年過去,總有青年徘徊在十字街頭。為(wei) 了突出兩(liang) 代青年的對話感,尤其是讓觀眾(zhong) 看到在1930年代的動蕩悲苦下,電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之際所做出的堅定選擇,話劇《十字街頭》采用了“跳進跳出”的演繹方式,巧妙補充了影史軼事和沈西苓、趙丹、白楊等電影人的人生抉擇,為(wei) 整部劇譜寫(xie) 了更宏大的背景,也讓“走出十字街頭”有了更加真實的力量。
據悉,2月22日至26日,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十字街頭》將迎來第五輪演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