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金觀平:穩融資發力早更要後勁足
作為(wei) 釋放經濟活力的重要環節,融資數據日前交出亮眼答卷: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9227億(yi) 元,創單月曆史新高,超市場預期。
穩融資釋放經濟活力,發力早是基礎。當社會(hui) 總需求、總供給在較高水平、較高質量上取得平衡時,經濟有望持續好轉。穩融資,就是要為(wei) 社會(hui) 總需求提供金融支持。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金融要適度靠前發力。此前,金融管理部門已於(yu) 歲末年初多次召開會(hui) 議,研究部署信貸投放工作。各金融機構提早謀劃,儲(chu) 備了不少重點項目。接下來,要繼續強化跨周期調節,財政加力、貨幣有力,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堅實支撐。
穩融資釋放經濟活力,抓重點是核心。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總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擴大國內(nei) 需求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擴內(nei) 需,要充分發揮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去年全國完成審核備手續的擬建項目計劃總投資額同比增長24.7%,投資增長還存在較大潛力。穩融資要抓好兩(liang) 個(ge) 重點:一是聚焦重大工程。在此過程中,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並引導商業(ye) 銀行形成配套融資,支持項目落地建成。二是聚焦薄弱環節。要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穩融資釋放經濟活力,後勁足是關(guan) 鍵。經濟的恢複與(yu) 發展是長跑,拚的不僅(jin) 是爆發力,更是潛力與(yu) 耐力。1月份信貸取得“開門紅”後,要持續關(guan) 注信貸增長後勁。從(cong) 供給端看,要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ti) 經濟的體(ti) 製機製,打通融資堵點。特別是要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ti) 係,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ye) 的支持與(yu) 民營企業(ye) 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相適應。從(cong) 需求端看,要釋放市場潛力、增強發展動力。要及時分析、研判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根據實際需要陸續出台新政策,確保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同向發力。
與(yu) 此同時,也應理性看待1月份貸款增量的結構性問題。在1月份增加的人民幣貸款中,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yi) 元,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加4.68萬(wan) 億(yi) 元。因此,市場有部分聲音認為(wei) “企業(ye) 強、居民弱”,並呼籲關(guan) 注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問題。需意識到,消費恢複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要充分用好這一優(you) 勢,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以規模擴大、結構升級的內(nei) 需牽引、催生優(you) 質供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