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訪圈裏人 知音兼論事
1990年後我不大受某些領導賞識,同事張弦對我說:“你就幹點自己願意幹的,不耽誤編輯工作就好。”我很讚同“知人論世”的古訓,便開始一係列的“圈裏人”訪談。
首先是已經比較熟的王迪。他有趣的一段回憶是他剛剛出道不久的故事:“參加一場演唱會(hui) ,請了個(ge) 香港的女歌星唱《好大的風》,結果一天都給她合樂(le) ,把我們(men) 曬在那兒(er) ,直到晚上。結果有一半演員沒試音響就演出了。我在後台急了,拿起大椅子衝(chong) 著桌子上的飯盒、啤酒瓶子橫著就掄過去了。”
而談到音樂(le) 理念,他的話對我頗有影響:“‘西北風’的成功是上一代人的成功,學生在那時不重要了。流行樂(le) 應當是學生的,應當以都市青年人的口味作為(wei) 標準,這樣才會(hui) 有助於(yu) 流行樂(le) 的發展。因為(wei) 他們(men) 要求變化,要求新的東(dong) 西。而中國現在恰恰缺乏這一點。”
6月采訪了梁和平。他是哈爾濱人,是聲樂(le) 家張權教授的忘年交,由此認識了金鐵霖。金鐵霖把他介紹進了中央樂(le) 團的少年班學習(xi) 。
前文曾提到1987年底的通俗音樂(le) 會(hui) 議上請他講搖滾樂(le) ,他卻大講哲學。原來他是來北京後就熱衷於(yu) 哲學特別是陽明心學。他當年的體(ti) 會(hui) 就是“心大於(yu) 宇宙,形渺於(yu) 自身,乃身既為(wei) 宇宙所控,然宇宙又必被心所動。”
7月,我采訪了王曉芳。她是北京第一支女子搖滾樂(le) 隊“眼鏡蛇”的發起人。有意思的是談到她因“走穴”時代自己打鼓自己唱歌有了調到中國廣播文工團的機會(hui) ,居然最後是時任廣電部長的艾知生特批招收,《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的作者曹火星先生特準天津歌舞團放人。
同月,采訪了蔚華。
蔚華是軍(jun) 隊子弟,她對自己如此定性:“我是狗的思維——單一性的,特純。說學外語,我就玩命逮住它。我有個(ge) 目標,我要往前走。旁的東(dong) 西我不怎麽(me) 愛管。我絕對不崇洋媚外,我隻是覺得這東(dong) 西就應該是我的,我覺得這東(dong) 西我就有。”
8月2號采訪老侯,老侯給我係統談了他的音樂(le) 觀。
金:你的東(dong) 西與(yu) 中國的搖滾樂(le) 有沒有關(guan) 係?
侯:有兩(liang) 個(ge) 表麵上的差別。第一它不是憤怒的、批判的。這是最重要的一個(ge) 差別。第二它不是精明的,它是傻的。這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在內(nei) 容上也是一樣,我追求有勁的東(dong) 西,而真正有勁的東(dong) 西是含而不露的。
老侯作品《我愛你中國》就很好地表達了他的這種創作理念。
9月采訪了《鄉(xiang) 戀》的作者張丕基先生。我提到他是否曾受到早期流行音樂(le) 影響。他告訴我:
我接觸的音樂(le) 首先是救亡歌曲,而救亡歌曲大多來自上海,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流行歌曲,所以當時周璿、李莉華的歌曲唱片我家、我姨家都不少,我都聽過。我非常喜歡陳歌辛的東(dong) 西,也喜歡賀綠汀的《秋水伊人》、黎錦暉的《可憐的秋香》等等。我覺得,不管你怎麽(me) 樣評價(jia) 這些作品,它是從(cong) 心裏發出來的東(dong) 西。藝術有幾種功能,不能讓它僅(jin) 限於(yu) 一種功能上。
10月采訪了王酩先生:
寫(xie) 《妹妹找哥淚花流》的時候就是要寫(xie) 出這個(ge) 特定環境中的人物的情感,寫(xie) 《絨花》就是用反襯的方法,在痛苦的表情後是非常美妙的音樂(le) 構成反色彩。我很多作品前後素材不同也不是在一個(ge) 地方寫(xie) 的,但是在同一個(ge) 感情色彩中、同一個(ge) 形象、同一個(ge) 調式中完成的。
我不追求表麵上的美,因為(wei) 過去我們(men) 已經寫(xie) 得太多了,某種程度上我們(men) 現在的流行歌曲也是表麵上的東(dong) 西太多了,而心靈深處的東(dong) 西太少了。
11月份,采訪了剛剛因與(yu) 李穀一對簿公堂而備受爭(zheng) 議的韋唯。她也同樣重視和劉歡操辦的那場義(yi) 演:
我為(wei) 自己驕傲:我這一生有真正難忘的事情了。而且確實用自己的力量做事情了,做了一件挺有意義(yi) 的事。我挺煩個(ge) 人交錢的事,一萬(wan) 兩(liang) 萬(wan) 能有多少,這樣動員了社會(hui) 的力量大家運動起來一下就一千六百萬(wan) ,比個(ge) 人強多了。而且在搞這個(ge) 活動的當中我也想到:這也給大眾(zhong) 了解文藝界的人品的一個(ge) 機會(hui) 。
這些持續性的訪談也給了我了解音樂(le) 人的機會(hui) ,今日回首,受益匪淺。
2023.2.18
金兆鈞(樂(le) 評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