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短視頻出海: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看見世界

發布時間:2023-02-21 11:1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活躍的中國本土短視頻對於(yu) “兩(liang) 個(ge) 結合”年輕化、當代化、時尚化探索創新具有一定意義(yi) 。其揚帆出海,讓中國本土用戶看見了更加豐(feng) 富多彩的世界,也用海外觀眾(zhong) 易於(yu) 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國文化,讓越來越多的外國網友了解日新月異的中國。

  ——————————

  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51億(yi) ,互聯網普及率達74.4%。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最為(wei) 明顯,達9.26億(yi) ,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wan) 。巨大的用戶規模成為(wei) 短視頻行業(ye) 快速發展的基礎,抖音、快手等應用程序迅速成長為(wei) 全球短視頻行業(ye) 中的翹楚。

  讓世界了解中國

  全球短視頻行業(ye) 正在成為(wei) 人們(men) 重要的休閑、娛樂(le) 、生活和社交方式,YouTube、抖音、快手、Meta(Instagram)、Twitter等平台及其應用程序在全球各大市場擁有較高滲透率和活躍度。其中,短視頻出海是一個(ge) 突出現象。

  短視頻出海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新的路徑。短視頻以其細膩、動人的情感,更感性生動、更人性化地傳(chuan) 遞信息,引發觀眾(zhong) 共鳴。短視頻以民間視角將鏡頭對準普通人,更易讓更多人感受、理解並達到推介效果。

  比如,“滇西小哥”4到10分鍾的雲(yun) 南美食生活視頻,引發海外網友熱情點讚,在YouTube上單期播放量高達千萬(wan) 次,視頻中滇西保山市大山深處的田園生活由此被世界看見,令全球各地網友為(wei) 之動容。中國大叔鼻煙壺內(nei) 反向作畫,引得200萬(wan) TikTok網友圍觀。哈薩克斯坦一家牛肉麵餐廳在TikTok發起“蘭(lan) 州拉麵挑戰”,視頻播放量達190萬(wan) 次,溫情互動下的美食和日常生活跨越時空走進海外觀眾(zhong) 心中。

  “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是一個(ge) 擁有百萬(wan) 級粉絲(si) 量的新媒體(ti) 團隊。在數十秒的視頻中,展現鬆陽山水景觀,村民挖竹筍、打香泡、割蜂蜜的視頻獲得上萬(wan) 條點評。短視頻多展現國人所熟悉和熱議的一些話題,無不與(yu) 文化生活緊密相連。在“農(nong) 村計劃”中,“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還走進四川、雲(yun) 南、湖北、浙江等地的偏遠鄉(xiang) 村體(ti) 驗農(nong) 活。這種短視頻的民間敘事更有溫度,更容易突破跨文化傳(chuan) 播的障礙,更容易被人接受。

  短視頻以平民化敘事和生活化敘事,拉近了與(yu) 受眾(zhong) 之間的距離。比如,景德鎮陶瓷藝人指尖絕技走紅海外,播放量高達4500萬(wan) ;台北青年在TikTok用華服“夢回唐漢”;4000萬(wan) TikTok網友愛上煎餅果子,中國非遺美食飄香海外,中國非遺糖畫也火到了海外;做了50餘(yu) 年木匠的“阿木爺爺”,他傳(chuan) 承的千年木工手藝堪稱別樣的“中國功夫”,令外國網友稱奇。

  讓中國看見世界

  短視頻平台的國際化是一個(ge) 重要特點,全世界網友用自己的視頻共同記錄了一個(ge) 豐(feng) 富多彩的世界,中國用戶也得以用更開闊的視野來看待這個(ge) 世界,足不出戶就可以“遨遊”世界。正如傳(chuan) 播學者麥克盧漢所言,媒介是人的感覺能力的延伸或擴展。

  在中國的短視頻平台上,活躍著一批外國創作者。美國猶太人“郭傑瑞(Jerry Kowal)”的視頻以介紹美國文化、對比中美差異為(wei) 主,在抖音上的粉絲(si) 達759.2萬(wan) ,美國的網紅餐廳、美國的春節、印度的火車等讓中國用戶了解了不一樣的海外生活。

  在海外生活的華人也通過短視頻平台,介紹了其他國家的情況。如“保羅在美國”通過美食、寵物、玩轉樂(le) 高、旅行等反映美國的社會(hui) 百態,在抖音上的粉絲(si) 達1037.1萬(wan) ,在快手上的粉絲(si) 為(wei) 329.9萬(wan) ;“Thaiseven77”則是一位在泰國從(cong) 事美妝工作的女士,她介紹了泰國美食、文化、旅遊注意事項等,在抖音上的粉絲(si) 達155.2萬(wan) 、在快手上的粉絲(si) 達180.9萬(wan) ;“北京大妞在意大利”則主介紹意大利的葡萄酒、人情世故、文化、藝術等,在抖音上的粉絲(si) 達185萬(wan) ……

  文化、美食和日常生活等成為(wei) 短視頻的主要內(nei) 容,也給中國用戶看見世界提供了最直觀、最易引發共鳴的載體(ti) 。

  發展中的問題也不容忽略

  短視頻平台整體(ti) 而言有利於(yu) 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但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接受者需要提升判斷能力。短視頻的作者多是依據個(ge) 人審美、愛好、經曆等來創作,更多具有主觀性,受眾(zhong) 需加強自身辨識力和判斷能力,有選擇地吸收自媒體(ti) 短視頻正能量的內(nei) 容,創作者也必須重視和積極增加自媒體(ti) 傳(chuan) 播的廣度與(yu) 深度,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hui) 氛圍,實現最大化的傳(chuan) 播效果。

  及時調適心理接受狀態。短視頻是一種碎片化傳(chuan) 播,激發的往往是短暫注意力和感性反應,部分受眾(zhong) 容易逐漸習(xi) 慣和接受節奏快、獨立性強的信息,麵對其他信息承載量大、耗時長及連續性強的內(nei) 容時,可能會(hui) 表現出消極的心理接受狀態,需要及時調適。

  理性看待流量作用。流量是網絡時代獲取注意力的數據表現形式,短視頻博主基本都靠流量生存,往往會(hui) 有意迎合特定受眾(zhong) 需求,可能會(hui) 被資本和平台劫持,滋生“唯流量”亂(luan) 象。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督促網站平台調整產(chan) 品導向和功能設計,進一步健全內(nei) 部管理製度,規範和引導受眾(zhong) 群體(ti) 理性看待流量。

  重視短視頻侵權問題。短視頻平台上與(yu) 影視劇相關(guan) 的解說、盤點、混剪吐槽等內(nei) 容,符合用戶觀看需求,因此熱度較高,但不少短視頻賬號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免費搬運、傳(chuan) 播並獲利,對版權所有者造成利益侵害。應積極出台一係列應對措施,致力於(yu) 創造良好的版權環境。

  短視頻出海在發展中的問題也不容忽略,我們(men) 要重視海外短視頻傳(chuan) 播中國文化仍然存在的一些短板和不足,避免對於(yu) 娛樂(le) 性、流量化的過度追求,加強對文化傳(chuan) 播與(yu) 品牌建立的精細化的規劃與(yu) 設計。短視頻以內(nei) 容精品化、精準化等優(you) 勢,更易跨越空間和文化阻隔,使海內(nei) 外用戶的交流語境趨向融合,減少文化“折扣”現象,有效促進文化傳(chuan) 播與(yu) 交流。

  (作者係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青少所研究員、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係中國青少年研究會(hui) 立項課題“媒介消費對Z世代青少年影響的審美向度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