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兩創”丨這家博物館裏,正在上演一場“千年對話”

發布時間:2023-02-21 11:20: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2月19日電(記者 叢(cong) 芳瑤)山東(dong) 自古以來被稱為(wei) “孔孟之鄉(xiang) ”,千百年來,儒家文化在這裏蓬勃發展,逐漸成為(wei) 印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文化基因與(yu) 精神內(nei) 核。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儒家文化為(wei) 代表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如何創新?怎樣走出一條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文化之路?2月17日至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的文化“兩(liang) 創”網絡主題宣傳(chuan) 行進式采訪團走進孔子博物館,試圖從(cong) 這裏尋找答案。

  與(yu) “人”對話,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正在上演

  “你怎麽(me) 看待‘以德報怨’這一做法?”“您主張怎樣的處事態度?”“歸隱是個(ge) 好選擇嗎?”這是博物館內(nei) 正在進行的一場跨越千年時空的對話。

  在模仿微信界麵設計的“夫子答問”互動展區,遊客通過輕觸屏幕向孔夫子提出儒學的各類問題,通過互動沉浸的方式,聆聽或閱讀孔夫子的答案。不僅(jin) 如此,夫子還會(hui) 以提問的方式進行一場“儒學文化大測驗”,讓參與(yu) 其中的遊客在一問一答中,體(ti) 會(hui) 儒家文化的精髓。

  博物館還依托當下的先進科技手段,陸續推出了多項高科技體(ti) 驗項目。如通過交互屏幕學習(xi) 古代服飾知識、拜師禮儀(yi) ,並與(yu) 孔子及孔子的弟子們(men) 合影;還可以聆聽古代祭祀音樂(le) ,了解禮儀(yi) 文化。

  高科技的利用革新了博物館傳(chuan) 統的展示方式,也為(wei) 遊客提供了新奇的參觀體(ti) 驗。在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孔子博物館依托特有的文化遺產(chan) 資源和儒家文化內(nei) 涵,積極打造多元化的社會(hui) 教育活動,推出內(nei) 容豐(feng) 富的研學遊活動,探索館校合作新模式,通過開展“孔子學堂進校園”活動,定期在校園開展書(shu) 法課程、經典誦讀等活動,有效築牢青少年傳(chuan) 統文化根基,拓展了博物館教育方式途徑,讓孩子們(men) 在互相交流中、在與(yu) 專(zhuan) 家的對話中,體(ti) 會(hui) 傳(chuan) 統文化帶來的諸多益處。

  與(yu) “物”對話 讓文化以實體(ti) 形式走進千家萬(wan) 戶

  來到博物館的文創商店,琳琅滿目的文創產(chan) 品種類繁多,創意十足。不僅(jin) 有以卡通夫子形象製作的文創產(chan) 品,如不倒翁、文件夾等;還有依照孔廟大成殿、孔府垂花門等建築元素,開發出的鬥拱模型、大成殿拚圖等,處處透著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吸引著遊客的目光。

  對於(yu) 文創產(chan) 品的研發,孔子博物館有著自己特有的一套體(ti) 係。據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介紹,“我們(men) 每年定期召開文化產(chan) 品研發工作座談會(hui) ,重視與(yu) 設計師及品牌的合作共贏。特別是與(yu) 阿裏巴巴‘國寶聯萌’文創產(chan) 品綜合項目達成深入合作,共同開發孔子博物館館藏文物IP,在創意衍生品設計、IP二次創作商品版權保護、文創產(chan) 品優(you) 質供應鏈對接、淘寶平台智能銷售推廣等方麵,進行全方位、全鏈路、全生態的合作。”據了解,從(cong) 2019年開館以來,孔子博物館先後開發出禮行天下、詩禮傳(chuan) 家、孔博美食等係列200餘(yu) 款文創產(chan) 品。

  自2019年正式開館以來,孔子博物館充分發揮文化底蘊優(you) 勢,擴寬了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在傳(chuan) 播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方麵,打出了一套漂亮的花式組合拳,讓人們(men) 在傳(chuan) 統文化的浸染當中,真正認識、學習(xi)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