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殘疾人敲開就業之門,互聯網助殘疾人“雲端”逐夢

發布時間:2023-02-21 11:18: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220日電(記者 安俐)幾年前,無臂小夥(huo) 任建偉(wei) 不會(hui) 想到,如今他通過直播銷售自己製作的麥秸畫,走上了電商創業(ye) 的路子,在短視頻平台上擁有了上百萬(wan) 粉絲(si) ;曾經整日窩在家裏,不願與(yu) 外界接觸的殘疾人張保強,如今僅(jin) 靠一隻手就能捏出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依靠輪椅行動的李安成學會(hui) 了平麵設計,現在他依靠一部電腦一根網線掙錢養(yang) 家,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殘疾人有著各自的命運與(yu) 遺憾,但在由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全國自強模範、中國農(nong) 村電商致富帶頭人孫炳良聯合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炳良自強雙創園裏,互聯網正改寫(xie) 著這些人的命運。

  普通人可以上班,殘疾人也能上

  2002年,自幼患病依靠輪椅生活的郭守寧,在電視上看到孫炳良身殘誌堅、艱苦創業(ye) 的事跡。新聞裏,從(cong) 小因患骨髓炎導致下肢殘疾的孫炳良,靠著一股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創辦了“家電維修培訓班”,對殘疾人、下崗職工、特困學員實行減免培訓,幫助殘疾人學習(xi) 技能,樹立對生活的信心。

  彼時,“小靈通”業(ye) 務在中國遍地開花,手機維修需求量大。在孫炳良的幫助下,郭守寧開始學習(xi) 手機維修技術。經過一年的學習(xi) ,2004年郭守寧就開起了自己的手機維修部,靠一技之長維持生計。但是好景不長,受技術更新換代的衝(chong) 擊,2012年手機維修店不得不關(guan) 閉,郭守寧隻得再次待業(ye) 在家。

  2011年,孫炳良第一次接觸電商。他發現這項技術非常適合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貧困戶。發展電商隻需要一根網線、一部手機,不僅(jin) 簡單方便,還能帶動更多殘疾人創業(ye) 就業(ye) 。於(yu) 是,2013年,敢想敢幹的孫炳良創辦了鶴壁市殘疾人電子商務培訓運營公司,並建立了河南省第一家無障礙殘疾人電商培訓學校,開始探索互聯網時代的殘疾人就業(ye) 新模式。

  得知郭守寧關(guan) 停維修部後整日賦閑在家,孫炳良立刻打去電話,勸說郭守寧來參加電商課程培訓。通過兩(liang) 個(ge) 月的學習(xi) ,聰明好學的郭守寧就掌握了電商後台維護、運營、客服等操作知識。2014年,郭守寧正式加入了孫炳良的創業(ye) 團隊,成為(wei) 一名電子商務講師。從(cong) 最基礎的計算機應用到開店流程,郭守寧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不少學員在他的幫助下做起了店鋪客服的工作,還有些學員選擇了自己開店或者從(cong) 事美工,找到了人生新的可能。

  2016年,因患先天性脊椎裂無法行走的小夥(huo) 李安成,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孫炳良創辦的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浚縣鶴翔職業(ye) 培訓學校。學會(hui) 了平麵設計後,他開始為(wei) 網店和公眾(zhong) 號進行圖像處理、設計。因為(wei) 培訓成績優(you) 異,他留在基地擔任了平麵設計培訓師,為(wei) 基地培訓了上千名殘疾人學員。

  許多和郭守寧、李安成一樣的人在擺脫命運的枷鎖,努力尋找人生的新可能,為(wei) 他們(men) 創造這種動力的,是同樣身患殘疾的孫炳良。“我是一名殘疾人,更能理解殘疾朋友的苦衷,幫助殘疾朋友實現夢想,讓他們(men) 有尊嚴(yan) 地生活,是我的目標和心願。”孫炳良說。  

  一場與(yu) 時俱進的的殘疾人就業(ye) 模式探索

  數字經濟時代,助殘事業(ye) 有了更多的抓手。據中國殘聯有關(guan) 統計,目前,每年有超過6.8萬(wan) 名殘疾人通過電商、直播帶貨等信息技術實現網絡就業(ye) ,在各電商平台網絡就業(ye) 創業(ye) 的殘疾人已超過20萬(wan) ,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適合殘疾人的新業(ye) 態、新模式還在不斷湧現。

  首都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廖娟認為(wei) ,靈活就業(ye) 是殘疾人就業(ye) 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打破了傳(chuan) 統行業(ye) 工作時間固定、工作場所固定等限製,為(wei) 殘疾人就業(ye) 創業(ye) 帶來了新機遇,其中,直播電商就是典型案例。

  兩(liang) 年前,無臂小夥(huo) 任建偉(wei) 學習(xi) 了短視頻拍攝、PS及微信公眾(zhong) 號運營等技術,走上了直播電商創業(ye) 的路子,並在快手開通了自己的賬號。憑借著用腳作麥秸畫的絕活,吸引了眾(zhong) 多粉絲(si) 的關(guan) 注,目前,任建偉(wei) 已經收獲了178萬(wan) 的粉絲(si) ,通過直播銷售自己製作的麥秸畫等手工藝品,實現了自力更生。懷著一份感恩的心,任建偉(wei) 還通過電商平台為(wei) 浚縣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直播帶貨,幫助農(nong) 民朋友把當地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成了一位充滿正能量的殘疾人勵誌“網紅”。

  在雙創園裏,像任建偉(wei) 這樣的身影無處不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國的助殘事業(ye) 發展有了更多的抓手,“短視頻+直播”帶動著更多靈活就業(ye) 。基於(yu) 直播短視頻助殘的創新模式,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在炳良自強雙創園通過培訓實現就業(ye) 與(yu) 創業(ye) ,並充分地展現自身價(jia) 值,還帶動他人就業(ye) 。

  2021年12月,在浚縣政府的支持下,快手捐贈500萬(wan) 支持浚縣助殘工作,正式啟動國家級炳良自強雙創示範園區建設。園區以促進殘疾人和農(nong) 村閑散勞動力就業(ye) 增收為(wei) 抓手,通過“1+6+8”模式打造集殘健融合、就業(ye) 創業(ye) 、心理康複、高科技產(chan) 品研發生產(chan) 於(yu) 一體(ti) 的現代化殘疾人生活園區,這也是鶴壁市唯一可以考評高技能人才電子商務師、電商直播專(zhuan) 項能力發證的機構。經過了半年多的發展,園區建設逐步完善。如今,在炳良雙創園中,殘疾人們(men) 自食其力,有的做“雲(yun) 客服”、有的直播銷售泥塑工藝品......在這裏,他們(men) 都重新發現了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8100多名殘疾人通過在雙創園培訓基地學習(xi) ,在電商行業(ye) 實現了就業(ye) 。園區所有的項目正常運營後,將有望帶動1千名健全人和2千名殘疾人實現就業(ye) ,年服務能力約5萬(wan) 人次。

  雙創園的建設是數字經濟助殘的重要嚐試,也是短視頻直播助殘模式上的一次探索與(yu) 實踐。據快手科技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高級總監楊洪躍介紹,目前基於(yu) 自身龐大的用戶生態優(you) 勢搭建了以“賦能就業(ye) ”“愛心捐助”“正能量傳(chuan) 播”和“無障礙改造”四個(ge) 方向為(wei) 主的助殘模式。這既有助於(yu) 滿足殘障人群的就業(ye) 需求,也有助於(yu) 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精神上的援助,同時還降低了他們(men) 融入互聯網時代的門檻。楊洪躍認為(wei) ,這正是“用科技連接善意,實現平台共享價(jia) 值”的意義(yi) 所在。

  一次殘健共融的嚐試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完善殘疾人社會(hui) 保障製度和關(guan) 愛服務體(ti) 係,促進殘疾人事業(ye) 全麵發展”“加強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兜底幫扶”。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ye) 創業(ye) 。”

  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宣傳(chuan) 促進會(hui) 副秘書(shu) 長楊聰認為(wei) ,幫助殘疾人實現較為(wei) 充分、較高質量就業(ye) ,是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全麵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也是支持殘疾人平等參與(yu) 社會(hui) 、實現人生價(jia) 值的基本途徑。

  如今,在炳良自強雙創園,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找到了生活的意義(yi) ,感受著人與(yu) 人之間更為(wei) 深刻的連接。

  90後男孩劉程出生時因嚴(yan) 重缺氧導致肢體(ti) 重度殘疾。2021年,他來到炳良自強雙創園,經過培訓後做起了“雲(yun) 客服”,如今每月最多能掙一萬(wan) 元左右。在這裏,他認識了很多身殘誌堅但誌同道合的朋友,腦癱女孩張灃鑫就是其中一個(ge) 。劉程說,張灃鑫的出現也給他的人生打開了另外一扇門,他們(men) 還相約早晨一起去看日出。

  在“雲(yun) 客服”工作區,杜凱和王豔麗(li) 並排坐著,不時交談著工作上的問題,右手的缺陷絲(si) 毫不影響打字的速度。2021年,兩(liang) 人來到炳良自強雙創園進行電商培訓,由於(yu) 成績優(you) 秀表現突出,孫炳良將二人留在園區工作。工作中互幫互學,生活中互相關(guan) 照,兩(liang) 顆心相互貼近,兩(liang) 個(ge) 人的未來也逐漸清晰。炳良自強雙創園不僅(jin) 讓他們(men) 學會(hui) 了技術,還讓他們(men) 收獲了愛情,體(ti) 會(hui) 到家的溫暖。

  隨著雙創園建設的不斷完善,孫炳良有著更進一步的設想,幫助殘疾人融入主流社會(hui) ,才能真正實現人的全麵發展。

  河南省浚縣的非遺傳(chuan) 承人“泥巴哥”朱付軍(jun) ,用泥塑模擬場景製成短視頻,還原了多部影視作品,在短視頻平台上吸引了三百多萬(wan) 的粉絲(si) 。將泥巴玩出新高度的他,還利用短視頻和直播帶動當地泥塑手工藝品的銷量。2021年6月的一場直播活動,讓朱付軍(jun) 感受到了直播的力量。村裏數十位手藝人,準備了三千多件泥塑作品,開售半小時就一搶而空,很多老手藝人驚喜地對朱付軍(jun) 說,以前從(cong) 來不知道,通過直播也能將作品賣出去。

  在短視頻平台的牽線下,朱付軍(jun) 了解到炳良自強雙創園裏殘疾人們(men) 的勵誌故事。“我也是浚縣人,希望能為(wei) 家鄉(xiang) 盡一份力。”未來,朱付軍(jun) 表示,將與(yu) 雙創園合作,幫助殘疾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手藝,讓更多殘疾人自力更生。

  如今,在炳良自強雙創園,不少殘疾人就業(ye) 創業(ye) 的孵化項目吸引了很多助殘企業(ye) 入駐園區。孫炳良希望殘疾人在實現就業(ye) 的同時,逐漸適應與(yu) 健全人一起工作的氛圍,通過工作走向社會(hui) ,讓殘疾人活得更有尊嚴(yan) 。

  楊洪躍表示,希望炳良自強雙創園能夠創造出更多“自有品牌”,成為(wei) 幫助殘疾人就業(ye) 的一塊“金字招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