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高校黨委書記述職交黨建“答卷”

發布時間:2023-02-22 10:2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通訊員 臧曉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近日,2022年度北京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抓基層黨(dang) 建工作述職評議會(hui) 召開,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現場述職,交黨(dang) 建“答卷”。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高校黨(dang) 委要推動廣大師生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把黨(dang) 的建設放在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統籌謀劃,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麵向校內(nei) 外開設“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題講座十六講”係列網絡視頻公開課。北京電影學院聯合人民網共同創作了微紀錄片《我們(men) 的盛會(hui) 》。

  清華大學發起“千馬廿行”全國高校馬院學子聯學聯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係列活動,累計323家高校馬院參與(yu) ,覆蓋10萬(wan) 餘(yu) 人次。中國人民大學與(yu) 人大附中等開展聯建學習(xi) 活動。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推出“喜慶二十大·新時代青年多語種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係列短視頻,用世界語言講述發展變化中的中國。北京工業(ye) 大學向學校留學生、外籍教師介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內(nei) 涵和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變化。

  在北京理工大學“全國高校思政課虛擬仿真體(ti) 驗教學中心”,學生可以在可交互的虛擬學習(xi) 場景中沉浸學習(xi) ,學校運用智慧手段打造“思政金課”。

  中國政法大學開展“這十年·法大青年講”“行知中華”等活動,紮實推進“四史”學習(xi) 教育、國情教育實踐、師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開設的《新時代首都發展》特色“大思政課”專(zhuan) 門設計了“感受北京”現場體(ti) 驗課,讓同學們(men) 通過參觀北京城市規劃館、北京副中心建設規劃館等。

  首都師範大學聘請118名黨(dang) 建和思政工作專(zhuan) 家領導擔任“第一班主任”,覆蓋3000餘(yu) 名學生。

  北方工業(ye) 大學建立“樓長-師生層長-宿舍長”三級工作隊伍,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北京舞蹈學院精心打造“藝術名家領讀經典”思政課品牌,講好“戰壕裏的大思政課”;首都體(ti) 育學院組織冬奧精神宣講、“華夏風、功夫情”全球雲(yun) 巡演,開展以文化人、以體(ti) 育人、以美育人特色實踐。

  首都高校堅持推動黨(dang) 建和業(ye) 務融合發展,強化有組織科研,把論文寫(xie) 在京華大地上,服務國家戰略,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建立集成電路高精尖創新中心,積極融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深度參與(yu) 首都“四個(ge) 中心”功能建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微芯區塊鏈與(yu) 邊緣計算研究院牽頭組建了未來區塊鏈與(yu) 隱私計算高精尖創新中心,推動140餘(yu) 個(ge) 北京數字政務服務應用場景,促進57個(ge) 市直部門2.8萬(wan) 類數據項、327億(yi) 條數據共享,確保智慧城市應用場景落地。

  北京物資學院建設雙碳研究院、城市副中心發展與(yu) 治理研究院、期貨學院和京東(dong) 學院等平台,主動融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成為(wei) 工信部國防科工局與(yu) 北京市共建高校,組建“數字產(chan) 業(ye) 學院”,參與(yu) 3個(ge) 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入選北京市首批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平台。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e) 學院把專(zhuan) 業(ye) 課搬到了企業(ye) 生產(chan) 線,在該校與(yu) 集創北方合作共建的集成電路設計與(yu) 測試中試基地,師生與(yu) 工程師一起進行集成電路測試,學習(xi) 生產(chan) 一線的最新前沿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係統完善高質量基層黨(dang) 建工作體(ti) 係,示範培育“一融雙高”樣板支部,深入實施“鼎新”青年人才領航工作站(黨(dang) 支部)建設,縱深推進“黨(dang) 委強化、支部實化、黨(dang) 員亮化”工程。北京建築大學高質量高標準打造“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建設實訓基地”,搭建情景模擬、實操演練的實訓平台,榜樣典型、先進事跡的展示平台,互學互比、互促互進的交流平台。

  一年來,隨著全麵加強黨(dang) 的建設向基層延伸,基層黨(dang) 組織在首都高校作用顯著增強。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選派師生6800餘(yu) 人次服務黨(dang) 的二十大和北京冬奧會(hui) 安保增援與(yu) 誌願服務。首都醫科大學在疫情防控中積極貢獻醫學院校力量,組織數十名專(zhuan) 家參與(yu) 疫情防控工作,動員廣大師生投身核酸檢測、流調、120電話谘詢等誌願服務。

  北京交通大學加強校園治理“接訴即辦”工作平台建設,涉疫訴求案件辦結率100%。北京工商大學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通過“第一應答”熱線,搭建校領導與(yu) 學生麵對麵溝通平台,實現零距離交流,心貼心傾(qing) 聽。北京聯合大學構建集中統籌、多校區聯動“1+10+8”綜合一體(ti) 化疫情防控體(ti) 係,深化校園“接訴即辦”改革,解決(jue) 學生“關(guan) 鍵小事”4452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