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回應防疫關切

發布時間:2023-02-24 10:48:00來源: 光明日報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2月23日就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關(guan) 情況舉(ju) 行發布會(hui)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梁萬(wan) 年指出,我國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決(jue) 定性勝利,作為(wei) 一個(ge) 人口大國,成功走出大流行。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指出,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發狀態,防控形勢總體(ti) 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3年多來,我國始終堅持因時因勢優(you) 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本輪疫情已經基本結束

  “如果從(cong) 疫情本身的特點來看,可以說本輪疫情已經基本結束,但不能說完全結束。”梁萬(wan) 年指出,這意味著我國已經受住了這一輪疫情的衝(chong) 擊和考驗,建立了比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但新發的感染還是處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發狀態。

  大流行是反映疾病流行強度的指標。對此,梁萬(wan) 年指出,2020年3月,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態勢是大流行。從(cong) 全球的角度來看大流行的狀態還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著。

  談及如何判定走出大流行的標誌,梁萬(wan) 年指出,從(cong) 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ge) 方麵——這種疾病的累計感染率和新發感染率處在什麽(me) 狀態,人群對它的免疫水平或者免疫率的情況,病原體(ti) 有沒有發生質的變異,疫情防控能力,以及每日的接診門診量、住院情況、重症情況、死亡情況,包括整個(ge) 醫療衛生係統應對的能力。

  三年多來我國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年多來,我國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對此,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表示,2022年11月以來,我國圍繞“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以赴開展醫療救治,迅速擴充醫療資源,保障救治需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短時間內(nei) 由7337個(ge) 擴充至1.6萬(wan) 個(ge) ,設置開放率超過98%。重症病床由19.8萬(wan) 張擴充至40.4萬(wan) 張,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同時,建立區域協同工作機製,依托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省級三甲醫院組建了16支國家醫療隊,總計2400餘(yu) 名醫務人員,在有需要時能夠隨時調派跨省支援。在全國各省份組織5644家醫療機構組建了118支省級醫療隊,總計近6萬(wan) 名醫務人員,有效滿足了各地區醫療救治需要。

  李大川指出,為(wei) 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我國實施重點人群分級健康管理,對轄區內(nei) 老年人合並基礎病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高風險人群實施健康監測,一旦發生病情變化及時轉診。同時,做好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以縣為(wei) 單位網格化布局縣域醫共體(ti) ,將合並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兒(er) 童等重點人群納入醫聯體(ti) 管理,依托已形成的城鄉(xiang) 對口支援工作機製,組織全國1454家城市二級以上醫院與(yu) 2276個(ge) 縣區建立對口幫扶關(guan) 係,做到遠程醫療服務24小時應診,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為(wei) 了提高救治能力,我國不斷優(you) 化醫療救治策略。李大川介紹,我們(men) 出台第十版新冠診療方案和第四版重症診療方案,明確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分類和早期預警指標,對於(yu) 輕症病例早期介入,強化關(guan) 口前移,堅持中西醫結合和多學科診療,有效防止輕症轉為(wei) 重症。

  拓展監測渠道,健全預警體(ti) 係

  在新冠疫情發生前,我國已建立起重點傳(chuan) 染病監測體(ti) 係和直報係統,經曆三年疫情,目前我國傳(chuan) 染病監測體(ti) 係和信息報告製度有了哪些提升?

  國家疾控局監測預警司司長楊峰指出,三年來,多次優(you) 化升級傳(chuan) 染病直報係統,根據傳(chuan) 染病防控政策,適時調整疫情信息報告內(nei) 容。現已初步形成兼顧常態和應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農(nong) 村、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的多渠道監測體(ti) 係。

  他指出,2022年12月,為(wei) 動態掌握新冠病毒感染水平和變化趨勢,及時監測病毒變異及生物學特性變化,評估醫療資源負荷情況,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在傳(chuan) 染病網絡直報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監測渠道,形成多個(ge) 監測子係統,包括病例報告監測係統、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監測係統、哨點醫院監測係統、病毒變異監測係統、汙水監測係統、重點機構聚集性疫情監測係統、人群核酸和抗原檢測檢測係統、醫療機構在院病例監測係統、社區人群哨點監測係統、網絡調查係統等。

  楊峰表示,接下來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進一步健全監測預警體(ti) 係,完善跨領域、多學科專(zhuan) 家隊伍,完善傳(chuan) 染病網絡直報係統功能,提高數據收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分析能力。同時開展新冠病毒感染等傳(chuan) 染病疫情報告專(zhuan) 項執法檢查,推動依法規範及時報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