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一光長篇小說《人,或所有的士兵》為戰爭題材文學宕開格局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廣東(dong) 省作協、《文藝報》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鄧一光長篇小說《人,或所有的士兵》24日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
中國作協書(shu) 記處書(shu) 記鄧凱表示,小說以尋根溯源的考究、去蕪存菁的敏銳廓清了香港保衛戰的曆史脈絡,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風雲(yun) 激蕩,打撈了被曆史煙雲(yun) 所遮蔽的精神財富,具有豐(feng) 富的文學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和曆史研究價(jia) 值。“文學是一個(ge) 國家、地區和民族的心靈史,承載著極為(wei) 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容,反映著最為(wei) 廣闊的社會(hui) 現實。希望廣東(dong) 以重大題材和長篇小說創作為(wei) 抓手,集中優(you) 勢資源力量,進一步推動廣東(dong) 文學事業(ye) 繁榮發展,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學書(shu) 寫(xie) 、為(wei) 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dong) 省作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專(zhuan) 職副主席張培忠指出,《人,或所有的士兵》延續了鄧一光一貫的創作風格。小說對香港保衛戰進行了全新的判斷和書(shu) 寫(xie) ,將之作為(wei) 二戰的一部分加以審視,填補了相關(guan) 題材的書(shu) 寫(xie) 空白;以法庭陳述、調查、舉(ju) 證等多種形式巧妙搭建起作品框架,在非虛構的曆史背景下孕育虛構故事,拓展了虛實的邊界;將視角轉向戰爭(zheng) 中所有的人,充分反映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以人為(wei) 本”“仁者愛人”的精神品質,在構建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ti) 係方麵做出了探索。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認為(wei) ,《人,或所有的士兵》將筆觸深入到人性深處,直麵大事件下小人物的生命常態,寫(xie) 出他們(men) 複雜的人性,以科學的精神完成了人文關(guan) 懷的工作,為(wei) “文學是人學”這一命題增添了更為(wei) 豐(feng) 富的內(nei) 涵。
“優(you) 秀的文學作品具有穿透時光的魅力。”四川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秦莉介紹,《人,或所有的士兵》是一部厚重、卓越的優(you) 秀作品。接下來,四川人民出版社將與(yu) 人民文學出版社攜手共進,進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為(wei) 優(you) 秀作家提供更全麵、更優(you) 質的服務。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人,或所有的士兵》是一部厚重的戰爭(zheng) 題材作品,也是一部對戰爭(zheng) 進行深度反思的長篇小說。小說將不同文明間的衝(chong) 突放置在世界史的眼光裏,用大量非虛構材料來構築小說的機體(ti) ,顯示出作者紮實創作功底和極為(wei) 廣闊的寫(xie) 作視野,並通過塑造鬱漱石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深刻思考了生命、戰爭(zheng) 、人性、道德、尊嚴(yan) 與(yu) 愛等一係列文學書(shu) 寫(xie) 中的永恒話題,回應曆史、昭示未來,展示出高超的藝術技巧和厚重的思想內(nei) 涵。
談及自己的文學觀,鄧一光表示:“我時常詢問自己幾個(ge) 問題:是否能夠在寫(xie) 作中同時關(guan) 注到曆史、當下和未來這三個(ge) 向度?自己的寫(xie) 作是否能夠承受住時間和文明的審視和批判?我的寫(xie) 作是否能在更為(wei) 廣闊的疆域中與(yu) 世界構成有效的對話關(guan) 係?”“一部優(you) 秀的作品應當能夠充分激起我們(men) 內(nei) 在的豐(feng) 富情感,引發我們(men) 表達和言說的衝(chong) 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