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農民工奪得中國詩詞大會亞軍 點燃家鄉人民誦讀詩詞熱情
50歲農(nong) 民工朱彥軍(jun) 奪得《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亞(ya) 軍(jun) ,點燃家鄉(xiang) 人民誦讀詩詞熱情——
認真生活,吟唱生命
本報記者 康勁
50歲是人生的一道坎,當許多人在為(wei) 是回鄉(xiang) 守住幾畝(mu) 薄田,還是留在城裏為(wei) “碎銀”奔波而惆悵時,朱彥軍(jun) 卻感覺自己“詩意的人生”才翻開序篇,“最好的自己”剛剛出發。
在周圍人的眼中,朱彥軍(jun) 像是一道生命的光,不僅(jin) 照亮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總決(jue) 賽的舞台,也在他的家鄉(xiang) ——甘肅靜寧縣點燃了崇尚經典、誦讀詩詞的全民熱潮。
滿腹詩書(shu) ,隨口吟詠
春節過後,靜寧縣迎來一場瑞雪,巍峨雪山、重重疊疊,在靜寧縣紅寺鎮魏溝村的果園裏,穿著一身舊工裝的朱彥軍(jun) 正在修剪果樹,聊起不久前的《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他仍然記憶猶新。
“登上這麽(me) 大的舞台,誰能不緊張?”朱彥軍(jun) 說,但隻要講起詩詞,就立刻思如泉湧,對答如流。
2月3日晚,《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總決(jue) 賽現場,民間出題人亮出一道“神題”——要求選手依照航天員太空漫遊的動畫情景答詩。朱彥軍(jun) 略加思索,詩句脫口而出——“坐地日行八萬(wan) 裏,巡天遙看一千河”,評委和觀眾(zhong) 連連誇讚,掌聲響徹全場。
決(jue) 賽進入飛花令環節,飛的是“疊字”。朱彥軍(jun) 用“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等詩句從(cong) 容作答……
憑借滿腹詩書(shu) 和對詩詞意境的深度揣摩,朱彥軍(jun) 從(cong) 黃土高坡的小山村走上央視大舞台,榮獲《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亞(ya) 軍(jun) 。
生活中的朱彥軍(jun) ,總是隨口吟詠,將瑣碎的生活帶入詩句的意境中。新聞裏縱觀天下大事,就背毛澤東(dong) 的詞,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wan) 戶侯”的豪情;生活中不順心了,就背李白的詩,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er) 將出換美酒,與(yu) 爾同銷萬(wan) 古愁”的灑脫……
兒(er) 子朱保行記得,“有一次過年回家的路上,也是個(ge) 雪天,我爸說了一句‘天仙狂醉,亂(luan) 把白雲(yun) 揉碎’,意境瞬間就出來了。”
30多年間,朱彥軍(jun) 背誦了1000多首詩詞,摘抄詩詞的筆記本有厚厚一摞,七八個(ge) 本子分門別類地記錄著詩詞原文、字詞翻譯和典故,隨身還帶著一本陪伴他20多年的《新華字典》,書(shu) 頁已經翻爛,撕裂的地方用膠帶粘著。
作為(wei) 水暖工,朱彥軍(jun) 曾輾轉全國十多個(ge) 大城市,每到一處工地,當地最大的圖書(shu) 館或書(shu) 店他必定要光顧。許多書(shu) 買(mai) 不起,遇到好詩好文,他會(hui) 用手機拍下,等回到工地再爬到床鋪上抄下來。
朱彥軍(jun) 說:“待在書(shu) 店一整天,也不覺得餓,晚上回到工地啃饅頭都是香的……”
風雨無阻,人生坦蕩
早在2020年底,朱彥軍(jun) 就通過了《中國詩詞大會(hui) 》第5季的海選,但最終“出鏡”卻晚了兩(liang) 年。
當時,還在內(nei) 蒙古打工的朱彥軍(jun) 接到央視導演的電話,告訴他可以來北京參賽了。但是,朱彥軍(jun) 和妻子一合計,“詩與(yu) 遠方”不能代替子女上學,“那年趕上疫情,隻出門幹了不到兩(liang) 個(ge) 月活兒(er) ,女兒(er) 念本科,兒(er) 子要高考,打工掙錢要緊呀”。
“耽擱務工損失的工錢,由節目組承擔,捐錢給你算工資。”導演再次撥通了他的電話。
但是,自尊心強的朱彥軍(jun) 更急了,“我們(men) 家需要錢,但必須自己掙!”
導演對這位倔強的農(nong) 民工大哥打心底裏佩服,倆(lia) 人加了微信。2022年10月,《中國詩詞大會(hui) 》第8季啟動,第5季導演向第8季導演推薦了朱彥軍(jun) 。
這一次,朱彥軍(jun) 沒有拒絕,隨著節目播出,他一“戰”出彩。
屏幕上的朱彥軍(jun) ,詩詞知識儲(chu) 備海量,思維敏捷,表達流暢,處處透露出質樸、豁達、自信和陽光。許多人驚歎:經曆了怎樣的付出才能達到如此讓人折服的境界?
其實,生活中的朱彥軍(jun) 早已被詩歌滋潤得從(cong) 容而坦蕩。
16歲初中畢業(ye) 後就開始外出打工,朱彥軍(jun) 主要做鍋爐管道、漏水維修之類的工作。
“別人一天工錢180元,朱彥軍(jun) 必須給200元。”袁根義(yi) 作為(wei) 曾經的“工頭”,對朱彥軍(jun) 在工地上幹活的實誠、精致讚不絕口。
“作為(wei) 一個(ge) 平凡的農(nong) 民工,也許不能成為(wei) 別人的偶像,但一定要成為(wei) 孩子們(men) 的榜樣。”朱彥軍(jun) 說。
常年在工地打工,朱彥軍(jun) 並沒有把孩子放到老家不管,而是走哪帶到哪。他陪孩子玩魔方、九連環、數字華容道這些益智類玩具,給孩子教唐詩宋詞。“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長怎麽(me) ‘塗’他,他就會(hui) 變成什麽(me) 樣子。”
10年前,夫妻倆(lia) 將孩子們(men) 的學籍轉回老家靜寧,在縣城租了間房,妻子陪讀,朱彥軍(jun) 繼續外出打工。簡陋的出租屋,夏天雨水淹,冬天結成冰。後來,朱彥軍(jun) 拿出所有積蓄,還借遍了親(qin) 友,終於(yu) 湊齊30萬(wan) 元,買(mai) 了二手樓房,讓孩子安心學習(xi) 。
“爸爸舍不得花錢,舍不得為(wei) 自己買(mai) 書(shu) ,卻特別舍得給我們(men) 姐弟倆(lia) 買(mai) 書(shu) 。”女兒(er) 朱靈現在已從(cong) 複旦大學本科畢業(ye) ,正在讀碩士,兒(er) 子朱保行正就讀於(yu)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詩詞如同莊稼,朱彥軍(jun) 在這裏,用30餘(yu) 年時間,收獲了屏幕上的榮光,也收獲了兒(er) 女一生的成長。
心中有光,做最好的自己
曾經,在顛簸的綠皮火車上、在冰冷的工廠流水線邊、在簡陋的異鄉(xiang) 出租屋裏,朱彥軍(jun) 一遍遍咀嚼著李白、杜甫、陸遊、白居易、蘇東(dong) 坡的璀璨詩文,在生活遭遇挫折的時候,找尋治愈的力量。
如今,從(cong) 農(nong) 民工到《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亞(ya) 軍(jun) ,朱彥軍(jun) 在很多人眼中實現了人生“逆襲”。
其實,每年《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舞台上,都會(hui) 出現很多像朱彥軍(jun) 一樣在煙火裏謀生、在詩意裏追夢的人。他們(men) 可能是外賣員、是農(nong) 民、是賣菜大姐、是“窗簾夫婦”、是警察……是每一個(ge) 平凡的普通人。他們(men) 既能“為(wei) 五鬥米折腰”,也能為(wei) 夢中月、鏡中花停留。
起初,在《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舞台上,朱彥軍(jun) 並不出眾(zhong) ,“年齡大、方言重”,許多人對這位西北選手“印象分”並不高。但是站在鏡頭前,從(cong) 容詠詩的朱彥軍(jun) 就像一盞燈,寥寥幾句就點亮了觀眾(zhong) 的心靈。
在家鄉(xiang) ,剛剛過去的這個(ge) 春節一直被朱彥軍(jun) 霸屏,他在《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上的驚鴻一現和勵誌故事,讓靜寧人收獲了開年最美的禮物。靜寧縣向來重視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全縣學生於(yu) 2月2日和2月3日集體(ti) 收看了《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第9、10場播出,為(wei) 朱彥軍(jun) “打CALL”,全縣也由此形成了一股崇尚經典、誦讀詩詞的“熱浪”。
麵對這些,朱彥軍(jun) 也很欣喜,他希望,“讓更多人能愛上詩詞,繪就詩意人生”,也希望,“能夠重新出發,在餘(yu) 生做最好的自己。”
日前,朱彥軍(jun) 還收到了甘肅省總工會(hui) 職工書(shu) 屋的邀請,他將在“閱讀經典好書(shu) 爭(zheng) 當時代工匠”主題閱讀交流會(hui) 上,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與(yu) 更多工友一起分享自己的詩意人生。(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