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學雷鋒 當先鋒——武警黑龍江總隊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官兵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紀實

發布時間:2023-03-02 15:2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以後您有什麽(me) 事盡管找我們(men) ,我們(men) 也會(hui) 經常過來陪您的……”2月末的一天,武警黑龍江總隊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的官兵又一次來到饒河縣敬老院看望居住在這裏的老人們(men) 。

  饒河是祖國東(dong) 北邊陲的一座小城,隔著烏(wu) 蘇裏江與(yu) 俄羅斯相望,當地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謀生,有的老人一年到頭和戰士們(men) 相處的時間,比和自己的兒(er) 女還要長。

  “我們(men) 這裏不是雷鋒故鄉(xiang) ,雷鋒也不曾在這裏服役,但雷鋒精神在一代代中隊官兵身上傳(chuan) 承。隻要提起饒河中隊的名字,駐地群眾(zhong) 都會(hui) 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這是個(ge) 雷鋒中隊!’”武警雙鴨山支隊政委薑湧表示,近年來,中隊教育引導官兵自覺堅定信念、練兵備戰、愛崗敬業(ye) 、崇德向善,在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chuan) 人上走在前列,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矢誌奮鬥強軍(jun) 。

  “我向雷鋒學什麽(me) ”

  “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ge) 人主義(yi) 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yan) 冬一樣殘酷無情。”不久前,新兵下隊後的第一個(ge) 教育日,武警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官兵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雷鋒,一個(ge) 汽車兵的故事》,以真摯的情感、生動的語言引得台下剛入隊的新兵掌聲連連。

  “《雷鋒日記》是真實存在的嗎?雷鋒做的都是小事,怎麽(me) 獲得那麽(me) 多榮譽……”不少新兵看完情景劇後意猶未盡,紛紛提出自己的疑惑。麵對戰士們(men) 求知若渴的目光,中隊指導員司凱勝一一作出解答。

  “當下部分官兵對雷鋒精神隻是粗淺地停留在‘助人為(wei) 樂(le) ’這一表麵意義(yi) 上,隻有徹底將雷鋒精神的內(nei) 涵要義(yi) 搞清楚、弄明白,官兵才能更好地追隨雷鋒的腳步,當好新時代的雷鋒傳(chuan) 人。”司凱勝說。

  今年年初,該中隊探索走開“一部情景劇、一次演講、一場知識競賽、一堂教育課、一個(ge) 作品展覽、一次誌願服務”的“六個(ge) 一”施教路子,引導官兵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此外,中隊利用黑板報、燈箱櫥窗、軍(jun) 營廣播和強軍(jun) 網等載體(ti) 宣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ei) 涵,定期組織“走近雷鋒”觀影周、舉(ju) 辦《雷鋒日記》讀書(shu) 交流會(hui) 、開展“我向雷鋒學什麽(me) 、學習(xi) 雷鋒怎麽(me) 辦”群眾(zhong) 性討論活動,引導官兵暢談學雷鋒感悟,深入學習(xi) 理解雷鋒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

  “雷鋒藏著兩(liang) 件心愛的東(dong) 西:一件紅領巾,一個(ge) 大隊長臂章……”在中隊教育課上,司凱勝不拿粉筆、沒有板書(shu) ,而是手持《雷鋒日記》,從(cong) 雷鋒當兵前的故事講起,一直講到其因公犧牲。一個(ge) 個(ge) 雷鋒故事串聯起來形成一座“精神富礦”,45分鍾的課程中,熱烈的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

  官兵們(men) 說:“教育課上,生動鮮活的雷鋒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們(men) 。”授課結束時,中隊官兵全體(ti) 起立合唱《學習(xi) 雷鋒好榜樣》,雷鋒的故事讓00後戰士們(men) 產(chan) 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回顧雷鋒短暫的一生,似乎沒有什麽(me) 驚天動地的壯舉(ju) ,可那些平凡又細小的瞬間,總是讓人熱淚盈眶……”雷鋒紀念日前夕,中隊把官兵們(men) 讀雷鋒書(shu) 籍、聽雷鋒故事的心得感悟整理成冊(ce) ,在宣傳(chuan) 展板上公開展覽,吸引著官兵們(men) 紛紛駐足閱讀。

  “‘雷鋒兵’做好事,不用留名”

  “魚皮具有天然的花紋,用這種材料製作而成的魚皮畫是其他美術材料無法代替的……”春節期間,武警饒河中隊官兵來到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xiang) ,為(wei) 一些普通話不太流利的赫哲族老人當起了魚皮畫售賣免費的“解說員”。

  饒河縣位於(yu) 黑龍江東(dong) 北邊陲,處於(yu) 烏(wu) 蘇裏江中下遊,與(yu) 俄羅斯隔江相望,生活在這裏的赫哲族是北方少數民族中至今仍保留著漁獵傳(chuan) 統的民族,可是由於(yu) 部分赫哲族老人語言不通,精美的魚皮畫常常賣不出去。

  了解情況後,武警饒河中隊官兵便自發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幫助老人們(men) 叫賣魚皮畫。“西巴尼合!”赫哲族老人付占祥看到魚皮畫很快被售賣一空,激動得兩(liang) 眼泛出淚光,連聲用赫哲語表示感謝。

  一同前來的,還有中隊的衛生員趙坤,他一早就布置好了便民醫療點。趙坤介紹,“由於(yu) 常年在江上捕魚,村裏不少老人都患有風濕病,遇到陰雨天氣或過度勞累就疼痛難忍。我們(men) 每次過來都會(hui) 給老人們(men) 量血壓、按摩,並且會(hui) 準備一些藥,這樣村裏的老人就不用老往醫院跑了。”為(wei) 了方便溝通,趙坤還學會(hui) 了幾句簡單的赫哲語。

  “軍(jun) 愛民、民擁軍(jun) ,軍(jun) 民魚水一家親(qin) 。”武警饒河中隊中隊長馮(feng) 廷偉(wei) 介紹,中隊官兵把饒河當作第二故鄉(xiang) ,把這裏的百姓當作親(qin) 人,常年堅持為(wei) 駐地群眾(zhong) 做好事、辦實事。

  他們(men) 成立3個(ge) 學雷鋒小分隊,利用節假日之機走進敬老院,為(wei) 老人打掃衛生、理發按摩、陪老人嘮家常,並為(wei) 老人們(men) 送上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此外,他們(men) 還製作愛心捐款箱,官兵自發捐款,在節假日時采購禮品、水果和生活必需品,為(wei) 老人們(men) 送去關(guan) 懷和溫暖。

  “王大爺,您想要個(ge) 什麽(me) 發型?”“李大娘,衛生間的下水管一直在滴水,我幫您擰緊一些……”不久前的一次駐地社區誌願服務中,中隊理發員負責為(wei) 孤寡老人剃須理發,中隊修理工忙著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修理門窗、家具電器,還有不少戰士拿起掃把、鏟刀在社區裏開展清理垃圾、清除小廣告等活動。

  看著官兵忙碌的身影,社區居民莊明華老人感慨萬(wan) 千:“這些小夥(huo) 子經常來這裏做好事,每當我問起他們(men) 是哪個(ge) 單位的、叫什麽(me) 名字時,他們(men) 都會(hui) 說自己是一名軍(jun) 人,漸漸地我們(men) 都管他們(men) 叫‘雷鋒兵’”。

  心係群眾(zhong) 、熱心助人,一個(ge) 個(ge) 愛民為(wei) 民的感人故事讓雷鋒精神始終閃耀著時代光芒。中隊戰士孫明旭道出了官兵們(men) 的心聲:“我們(men) 是人民子弟兵,為(wei) 人民服務是我們(men) 應該做的,‘雷鋒兵’做好事,不用留名。”

  “平時學雷鋒,戰時敢衝(chong) 鋒”

  春節過後,一場以在押犯脫逃為(wei) 背景的演練在饒河縣看守所內(nei) 正式打響。麵對接踵而來的“突發情況”,中隊官兵沉著應對、見招拆招,成功將“脫逃犯人”抓獲。

  走下演練場,分隊指揮員仵海洋感慨地說:“作為(wei) 軍(jun) 人,就要像雷鋒那樣立足崗位精武強能,堅決(jue) 完成各項急難險重任務。”

  “隻有結合戰位矢誌精武強本領,聚焦打贏當先鋒,才能讓雷鋒精神在強軍(jun) 征程中煥發絢麗(li) 光彩。”馮(feng) 廷偉(wei) 說,中隊廣泛開展“戰位學雷鋒、精武當先鋒”係列活動,並將活動融入執勤訓練,把“雷鋒哨位”設在執勤一線,引導官兵融入戰位學習(xi) 雷鋒精神、砥礪打贏本領。

  此外,他們(men) 還常態組織“雷鋒標兵”評選活動,廣泛開展“專(zhuan) 業(ye) 比武”“班班對抗”等群眾(zhong) 性練兵比武,為(wei) 官兵設立成才目標、製訂成長規劃,激勵官兵自覺將學習(xi) 雷鋒精神的熱情轉化為(wei) 練兵備戰實際行動。

  “雷鋒當年駕駛的蘇聯嘎斯51型汽車是連隊裏有名的耗油大戶,後來經過雷鋒的精心改造和維修之後,變成了一台‘節油標兵車’……”中隊駕駛員曹譯將雷鋒故事與(yu) 自身成長經曆相結合,激勵大家學習(xi) 雷鋒勇於(yu) “鑽”、勤於(yu) “擠”、善於(yu) “研”的精神,爭(zheng) 取早日在戰位上成長成才。

  2021年11月,武警雙鴨山支隊為(wei) 饒河中隊配發了新的依維柯巡邏車。由於(yu) 對車輛不夠熟悉,麵對低溫造成的發動機無法啟動和雪地輪胎打滑等突發狀況,官兵們(men) 束手無策。這讓曹譯深刻認識到,要想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駕駛員,不僅(jin) 要把車開好,還要能把車修好。

  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中,曹譯鑽到車底,對照資料深入研究依維柯巡邏車的各項性能,長時間的維修操作讓他的手被凍得幾近麻木。正是靠著這種拚勁兒(er) ,曹譯很快熟練掌握了巡邏車的駕駛和維修技能。

  剛剛下隊的新兵王琦,在中隊學雷鋒濃厚氛圍的影響下,為(wei) 自己製訂了一份成長計劃,內(nei) 容不僅(jin) 涵蓋日常管理、執勤訓練、工作生活等內(nei) 容,還專(zhuan) 門加入了“助民愛民”這一項。

  “我要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將雷鋒精神作為(wei) 指路前行的明燈。”王琦說,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接過雷鋒的鋼槍,像螺絲(si) 釘一樣鉚在戰位,矢誌精武強能。

  “平時學雷鋒,戰時敢衝(chong) 鋒。”多年來,該中隊結合新使命新任務,將踐行雷鋒精神融入鑄魂育人、練兵備戰、日常生活等各個(ge) 方麵,中隊連續11年被表彰為(wei) 基層建設標兵中隊,連續3年被表彰為(wei) “四鐵”先進中隊,兩(liang) 次榮立集體(ti) 二等功,6次榮立集體(ti) 三等功,連續4年被饒河縣委縣政府評為(wei) “雙擁共建先進單位”。中隊先後有18名官兵榮立個(ge) 人三等功,湧現出一大批學雷鋒先進典型。

  許家銘 陳亮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