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助力協同發展“加速跑”

發布時間:2023-03-02 15:25:00來源: 新華社

  通勤人員乘坐定製快巴從(cong) 河北燕郊出發,1小時到達北京國貿;一件快遞從(cong) 河北發往京津,最快當天送達;在河北“家門口”的航站樓能一站式辦理京津三大機場值機手續……

  交通一體(ti) 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九年來,三地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如今,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交通一體(ti) 化成果正更多更好地惠及三地人民。

  下午五點半,在北京國貿工作的徐霞關(guan) 上電腦,走向地鐵站,在地鐵與(yu) 高鐵的無縫銜接下,她隻用1小時就到達河北燕郊的家中。

  2022年底,京唐城際鐵路開通,北京至唐山鐵路運行時間最快1小時3分鍾,與(yu) 此同時,廊坊燕郊、大廠、香河等地正式步入高鐵時代,迎來發展新機遇。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趙同安說,九年來,河北攜手京津打通、拓寬“對接路”42條段,總裏程2540公裏;連通幹線公路達47條、74個(ge) 接口,京津冀互聯互通的公路網絡全麵構築。

  隨著交通條件提升,通勤快巴悄然興(xing) 起。“2022年,北京至廊坊北三縣定製快巴開通運營,為(wei) 跨省通勤人員提供定製客運服務。”趙同安說,目前,已開通燕郊、大廠、香河至北京國貿主線3條、支線10條,惠及8.9萬(wan) 人。

  “未來,我們(men) 將根據乘客需求規劃燕郊至望京、中關(guan) 村、亦莊等區域的定製線路,全力打造環京一小時通勤圈,助力通勤群眾(zhong) 雙城生活‘同城化’。”廊運集團北部定製客運有限公司副經理陳東(dong) 宏說。

  在位於(yu) 河北永清的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大型貨車不時進出,全自動分揀線24小時高速運轉。一件件包裹經掃描儀(yi) 確認信息後,在200多米長的傳(chuan) 送帶上二次分揀。平均每天超200萬(wan) 件快遞從(cong) 這裏發往全國各地。

  “以往轉運中心分散在北京的三個(ge) 區,車輛和人員往來費時費力,運營成本高。”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負責人俞林說,得益於(yu) 京津冀交通一體(ti) 化,物流中心整體(ti) 搬遷至河北。如今,快遞全鏈路平均時長從(cong) 53小時壓縮至47小時,京津冀主要城市當日送達,快遞次日達的實現率由60%提高至95%以上。

  京津冀攜手打通“大動脈”,不斷暢通“微循環”。隨著路網越織越密,三地間產(chan) 業(ye) 加速融合。

  久智光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基地設在距京津塘高速廊坊收費站3公裏處。“考慮到交通因素,與(yu) 公司合作的下遊企業(ye) 也在高速沿線。”公司副總經理李慶國說,把產(chan) 品運到天津的下遊企業(ye) ,全程走高速,1個(ge) 多小時送到。

  “如今,很多客戶在京津,部分專(zhuan) 家在北京,產(chan) 品出口依靠天津港。”李慶國說,借助“一小時交通圈”,企業(ye) 成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直接受益者。

  在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三河平穀段項目現場,機聲隆隆,建設正酣,數十名工人在進行路基土方和樁基施工,道路兩(liang) 側(ce) 堆放著各種建材,工程車輛來往不絕,一派繁忙景象。

  交通一體(ti) 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趙同安表示,目前,在京津冀地區,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形成,京津雄核心區實現半小時通達。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三河平穀段是京津冀攜手推進的6個(ge) 交通一體(ti) 化重大項目之一,將於(yu) 今年年底建成通車。”該高速新增白莊子服務型互通工程負責人鄧威光介紹,項目將為(wei) 冀中南至冀東(dong) 地區的便捷連接提供高效通道,助力更多縣(市、區)融入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

  2月20日,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廊坊城市航站樓開啟“兩(liang) 市三場”試運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值機、安檢、行李托運等業(ye) 務可以在這裏同步辦理,越來越多的河北旅客正享受從(cong) “家門口”到“登機口”的一站式便捷出行服務。

  “九年來,京津冀交通運輸部門召開協調對接會(hui) 70餘(yu) 次,簽署道路接線協議23份,河北與(yu) 京津的‘手’越牽越緊。”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協同發展處處長曹慶偉(wei) 說,國際機場一體(ti) 運營、高速路網持續加密、軌道交通四通八達……京津冀正按照目標同向、措施一體(ti) 、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持續邁進。(記者馮(feng) 維健、王民)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