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回暖 開局良好 就業如何擴容提質?權威部門和專家來解答
央視網消息:春節前後是勞動者換崗流動的高峰期,也是企業(ye) 開工複工的轉換期。今年的就業(ye) 形勢如何?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就業(ye) 市場有何特點?就業(ye) 是民生之本,要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應該如何擴大容量、提升質量?3月2日的《時空觀察》我們(men) 通過權威部門和專(zhuan) 家來一一分析解答。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開局良好 確保全年就業(ye) 大局總體(ti) 穩定
我們(men) 先來看看今年整體(ti) 的就業(ye) 形勢。在3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在介紹有關(guan) 就業(ye) 和社會(hui) 保障工作情況時表示,隨著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就業(ye) 形勢將持續回暖,保持總體(ti) 穩定。
2022年,我國著力保市場主體(ti) 穩就業(ye) 。實施“降緩返補擴提”組合式援企穩崗政策,降低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率為(wei) 企業(ye) 減負1760億(yi) 元,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三項社會(hui) 保險費1330億(yi) 元,發放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留工培訓和擴崗補助827億(yi) 元,發放各類就業(ye) 補貼超過1000億(yi) 元。2022年,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基本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了3278萬(wan) 人,高於(yu) 上年。幫助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517萬(wan) 人。
王曉萍介紹,今年的就業(ye) 開局良好,隨著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就業(ye) 形勢將持續回暖,保持總體(ti) 穩定。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 王曉萍: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為(wei) 就業(ye) 長期穩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創新創業(ye) 也將提供強大的動能,新的就業(ye) 增長點也不斷地湧現。穩就業(ye) 、保就業(ye)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減負穩崗擴就業(ye) 政策調整優(you) 化,技能培訓、就業(ye) 服務活動有序開展,為(wei) 穩定和擴大就業(ye) 提供了有力支撐。
外出早 招工早 招聘熱 就業(ye) 市場好於(yu) 預期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就業(ye) 市場有何特點?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從(cong) 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的情況來看,就業(ye) 市場平穩有序,好於(yu) 預期。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就業(ye) 市場主要有三個(ge) 特點:一是勞動者外出早。大年初一開始,農(nong) 民工就已經陸續外出,期盼早返崗、早複工。二是企業(ye) 招工早。很多企業(ye) 節前就提早啟動勞務洽談,節後立即組織定向輸送,期盼早開工、早生產(chan) 。三是招聘活動火熱。我們(men) 也去各地看一看。
為(wei) 了能招到工,各地的企業(ye) 招工代表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早春時節,在很多中西部的勞務輸出大省的招聘活動現場都能看到類似的場景。今年前兩(liang) 月,保用工、搶人才成為(wei) 了各地開年工作的重頭戲。為(wei) 了吸引更多外地務工人員返崗,不少地方使出渾身解數。有的向勞務輸出重點地區開設返崗專(zhuan) 列、專(zhuan) 車或包機,有的發放一次性返崗補貼,鼓勵務工人員早日返崗,還有的地方利用大數據精準推送招聘信息,一些地方人社局甚至開起了招聘“直播間”。對市場而言,這種競爭(zheng) 性體(ti) 現了經濟複蘇強勁的好預期。
此外,各地還在高調“搶人才”。今年2月開始,江蘇泰州48家重點企業(ye) 組成多個(ge) “招聘團”,帶著崗位到全國高校“搶人才”。“招聘團”的第一站來到南京工業(ye) 大學,為(wei) 應屆畢業(ye) 生帶來了1766個(ge) 工作崗位。招聘攤位前,應聘的大學生踴躍投送簡曆,幾個(ge) 小時內(nei) ,“招聘團”就簽約165人。
而就在不久前,上海剛剛舉(ju) 辦了一場大型招聘會(hui) ,1200多家企業(ye) 帶來的招聘崗位超過2.5萬(wan) 個(ge) ,這其中不僅(jin) 有先進製造業(ye) 、科研與(yu) 信息技術業(ye) 、服務業(ye) 等重點行業(ye) ,針對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就業(ye) 見習(xi) 基地,還設立了專(zhuan) 門的招聘區域,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推動“人口紅利”向“人力資本紅利”轉變
為(wei) 了讓求職者和企業(ye) 充分對接,各地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我們(men) 也要看到,圍繞著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建設的需要,就業(ye) 市場上對於(yu) 重點領域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那麽(me) ,對於(yu) 當前企業(ye) “招工難”和勞動者“就業(ye) 難”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jue)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根本舉(ju) 措是要提高勞動者的職業(ye) 技能素質。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 王曉萍:提高勞動者職業(ye) 技能素質,有利於(yu) 推動“人口紅利”向“人力資本紅利”轉變,也有利於(yu) 使更多的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ti) 行列。
王曉萍介紹,“十四五”期間將麵向城鄉(xiang) 全體(ti) 勞動者,組織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7500萬(wan) 人次以上。圍繞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建設需要,加強重點領域技能人才培養(yang) ,深入實施製造業(ye) 技能根基工程,壯大技能勞動者隊伍。
多層次職業(ye) 技能培訓將貫穿勞動者從(cong) 學習(xi) 到工作的各個(ge) 階段;推動形成政府補貼培訓、企業(ye) 自主培訓和市場化培訓相結合的多元化培訓格局;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技工教育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全麵推行工學一體(ti) 化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模式;健全評價(jia) 激勵機製,實施“新八級工”技能人才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jia) 值激勵導向。
專(zhuan) 家點評:形勢回暖 開局良好 就業(ye) 如何擴容提質?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作出重大部署,強調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健全就業(ye) 促進機製,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那麽(me) ,要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應該如何擴大容量、提升質量?我們(men) 來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的分析。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吳薩:一是堅持經濟發展、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ye) 帶動力。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根本要靠發展,要開發就業(ye) 新增長點,擴展就業(ye) 新空間,加大對吸納就業(ye) 能力強的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家政、養(yang) 老等生活服務業(ye) 高品質、多樣化升級。二是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著力穩住就業(ye) 崗位。市場主體(ti) 承載著數億(yi) 人的就業(ye) 創業(ye) ,要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市場主體(ti) 產(chan) 權和合法權益,強化助企紓困,加強對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穩崗、擴崗傾(qing) 斜支持,推動政策精準落實、高效直達。三是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ye) 動能,放大就業(ye) 倍增效應。創業(ye) 是就業(ye) 的源頭活水,要營造有利於(yu) 創新創業(ye) 的良好生態,全方位降低創業(ye) 成本,完善創業(ye) 帶動就業(ye) 保障機製,幫助更多勞動者敢創業(ye) 、能創業(ye) 、創成業(ye) 。四是抓好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切實兜牢民生底線。要加大對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脫貧人口、失業(ye) 人員、困難人員的就業(ye) 支持力度,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城鎮困難群體(ti) 及時提供就業(ye) 援助,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大規模、多層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不斷健全公共就業(ye) 服務體(ti) 係。五是繼續破除妨礙流動的體(ti) 製機製弊端,著力消除影響平等就業(ye) 的不合理限製。要健全就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化、規範化、體(ti) 係化建設,健全信息監測機製,促進城鄉(xiang) 勞動力有序流動、高效匹配,健全平等就業(ye) 政策體(ti) 係,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