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和青聯界別委員呼籲關注網絡安全治理 全社會為“互聯網一代”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未成年人運用互聯網的情況,關(guan) 係著網絡強國建設和未成年人成長發展。
《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91億(yi) 。未成年人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小學生的互聯網普及率達95.0%。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共青團和青聯界別多位委員提交了關(guan) 於(yu) 青少年網絡安全治理方麵的提案,針對網絡暴力、學生欺淩視頻傳(chuan) 播、“網絡水軍(jun) ”和網絡充值打賞等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呼籲全社會(hui) 一起為(wei) “互聯網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及時阻斷學生欺淩視頻傳(chuan) 播
學生欺淩視頻總是能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網絡空間大範圍傳(chuan) 播,引發公眾(zhong) 對校園安全和學生健康成長的關(guan) 切。
“相關(guan) 視頻的傳(chuan) 播雖然發揮了社會(hui) 監督作用,有助於(yu) 推動事件得到更加及時高效解決(jue) ,但是傳(chuan) 播導致的次生災害也不容忽視。不僅(jin) 對受害人造成二次傷(shang) 害,有可能還讓受眾(zhong) 青少年模仿。”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嶽偉(wei) 從(cong) 未成年保護角度對這一現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製作、複製、發布、傳(chuan) 播含有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nei) 容的電子出版物和網絡信息等。學生欺淩視頻多包含肢體(ti) 傷(shang) 害、言語辱罵等暴力元素,從(cong) 法律角度看也必須及時阻斷傳(chuan) 播。
為(wei) 此,嶽偉(wei) 專(zhuan) 門提交了一份《建立健全學生欺淩視頻阻斷傳(chuan) 播機製》的提案。
嶽偉(wei) 認為(wei) ,互聯網平台應發揮主體(ti) 作用,強化內(nei) 容審核,支持公眾(zhong) 便捷舉(ju) 報涉及學生欺淩視頻,自查或經第三方舉(ju) 報核實後,及時向網信部門報告。他建議網信部門牽頭,強化源頭管理,督導互聯網平台加強技術開發和管理,嚴(yan) 控學生欺淩視頻發布。
對於(yu) 網絡上已經傳(chuan) 播的學生欺淩視頻,嶽偉(wei) 建議網信部門及時發現並經認真研判後,嚴(yan) 肅處置虛假惡意傳(chuan) 播學生欺淩視頻行為(wei) ,指導督促各類互聯網平台及時刪除。針對通過拚接剪輯或“作秀”“拍戲”等手段,製作虛假學生欺淩視頻,意圖引發社會(hui) 恐慌、輿論對立或“博眼球”“引流量”的行為(wei) ,在及時刪除視頻基礎上,必須依法嚴(yan) 懲,切實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嶽偉(wei) 還表示:“當然,對不侵犯青少年隱私、不包含血腥暴力畫麵,僅(jin) 為(wei) 客觀性事實陳述或已經馬賽克技術處理的學生欺淩文字、圖片等信息,不應貿然阻斷傳(chuan) 播或輕易‘刪帖’,避免與(yu) 公眾(zhong) 情緒對立,引發輿論質疑,損害公信力。”
嚴(yan) 格治理“網絡水軍(jun) ”
“‘網絡水軍(jun) ’通過造謠引流、刷量控評等方式誤導網絡輿論,破壞網絡空間秩序,不僅(jin) 汙染網絡生態,更暗藏意識形態風險,給社會(hui) 穩定和國家安全埋下隱患,必須持續實施集群打擊、進行有效整治。”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倪邦文對網絡上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現象深惡痛絕。
受“流量經濟”“粉絲(si) 經濟”等現實利益影響,“網絡水軍(jun) ”成為(wei) 幹擾清朗網絡空間的重要因素,相關(guan) 違法犯罪活動屢打不絕、屢禁不止。
今年兩(liang) 會(hui) ,倪邦文帶來了一份《關(guan) 於(yu) 強化網絡水軍(jun) 治理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提案》。
倪邦文在提案中建議,完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律威力。對於(yu) 網絡水軍(jun) 的敲詐勒索、侮辱誹謗等行為(wei) ,現有法律可以提供有力的治理依據和維權支撐,但對於(yu) 擦邊球性質的行為(wei) ,由於(yu) 法律界定的模糊甚至空白,存在難以界定和管理的困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網絡水軍(jun) 的僥(jiao) 幸心理。“要盡快完善打擊網絡虛假信息的法律法規,明確界定標準嚴(yan) 打,發揮法律應有的震懾力和約束力。”
倪邦文提議,要對組織雇傭(yong) 網絡水軍(jun) 的幕後黑手等進行嚴(yan) 厲打擊,壓實網絡平台主體(ti) 責任,嚴(yan) 格審核平台內(nei) 容,鏟除網絡水軍(jun) 滋生土壤,逐步壓縮網絡水軍(jun) 的生存空間。“要注重全鏈條治理,加強源頭治理,加大執法力度,不斷淨化網絡生態。”
此前,各網站平台都已上線公示賬號IP地址的歸屬地、網絡賬號所屬MCN機構信息等功能,為(wei) 網友監督創造了條件,也有力遏製了網絡水軍(jun) 蹭熱點、帶節奏、惡意營銷等問題。
在此基礎上,倪邦文建議,不斷強化技術能力,善用技術手段對水軍(jun) 賬號進行識別分析和行為(wei) 監測,及時進行輿情預警和處理,加大違法違規賬號查處力度,築牢網絡與(yu) 信息安全防護牆。
“強化網絡水軍(jun) 治理需要每一位網民的參與(yu) 努力。”倪邦文表示,要加強綜合治理,提升網民認知能力。他建議,加大網絡安全宣傳(chuan) 力度,提升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媒介素養(yang) 水平,提高網民的媒介認知水平及使用能力,引導網民理性看待網絡內(nei) 容,避免被“輿論裹挾”,讓虛張聲勢的網絡水軍(jun) 沒有立足之地。
引導青年理性充值打賞
有關(guan) 調查顯示,有14.5%的青年表示“會(hui) 經常給網絡直播打賞”,而當“打賞”成為(wei) 習(xi) 慣、額度不斷加碼,衝(chong) 動終將戰勝理智。大量關(guan) 於(yu) 大學生網絡遊戲充值和直播打賞後感到後悔和無助的討論、求助帖等充斥網絡,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有些青年因此陷入各類詐騙陷阱,乃至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有些青年因為(wei) 網絡上的誘惑、陷阱誤入歧途,令人痛心疾首。”今年兩(liang) 會(hui) ,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河北省委書(shu) 記侯貴鬆提交了一份《關(guan) 於(yu) 淨化網絡生態避免青年衝(chong) 動充值打賞的提案》,提出平台與(yu) 主播應當承擔營造健康網絡環境的文化和道德責任,針對遊戲和直播平台中主播及內(nei) 容存在價(jia) 值觀扭曲、散布虛假信息以及誘導青年非理性消費等違法違規問題,應當明確其背後運營主體(ti) 的相應法律責任。
侯貴鬆在調研中發現,與(yu) 網絡遊戲充值和直播打賞相關(guan) 的民事和刑事案件時有發生,涉案金額較大,社會(hui) 危害嚴(yan) 重。他表示:“青年因衝(chong) 動充值和打賞所造成的後果給青年自身、家庭和社會(hui) 帶來了極大傷(shang) 害。”
侯貴鬆認為(wei) ,需要引導青年理性充值、打賞,通過案例警示教育,使青年提高自我管控能力,避免“花錢無所謂”心態,防止產(chan) 生“攀比嫉妒”“孤注一擲”等心理。他在提案中建議:“加強主流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和案例警示教育,強化防沉迷設計,促使青年合理利用時間。”
侯貴鬆還表示:“要讓青年明確區分虛擬娛樂(le) 和現實生活,充分意識到個(ge) 人的社會(hui) 經濟地位不是在打賞和遊戲中實現的,而是在個(ge) 人長期的努力奮鬥中實現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杜沂蒙 王璐璐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