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團中央:把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融入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讓愛國主義成為青春最鮮亮的底色

發布時間:2023-03-06 16:2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係統總結了新時代10年的偉(wei) 大變革。這既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踐行愛國主義(yi) 的精彩展示,也是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鮮活教材。用好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深化新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具有重要的時代價(jia) 值和現實意義(yi) 。

  一份麵向江西8.1萬(wan) 多名在校青少年的調查問卷顯示,青少年高度認同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但隻有67.5%的學生自評理解、把握得較為(wei) 透徹、全麵、深入,58.4%的教師認為(wei) 學生能夠透徹、全麵、深入理解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

  團遼寧省本溪市委開展的線下座談交流調研也發現類似問題:青少年樂(le) 於(yu) 充分地表達愛國情感,但在深刻領會(hui) 10年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方麵還有差距。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講好新時代10年偉(wei) 大成就,特別是鮮明揭示其背後的政治優(you) 勢、理論優(you) 勢和製度優(you) 勢,有利於(yu) 引導青少年堅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正確政治方向,有利於(yu) 幫助青少年樹立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信心,有利於(yu) 激發青少年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懈奮鬥。綜合各地團組織調研,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團中央提出提案,建議從(cong) 政治上著眼、從(cong) 思想上入手、從(cong) 青少年特點出發,把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全麵融入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走深走實。

  讓青年站上理論宣講舞台“C位”

  在團浙江省委的相關(guan) 調查中,部分青年坦言,希望愛國主義(yi) 教育更加生動、鮮活、接地氣。有青年提到,教育內(nei) 容與(yu) 自己的實際生活離得較遠。

  可見,當前愛國主義(yi) 教育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對準青年的“口味”。

  如何跳出“青年是愛國主義(yi) 教育接收者、學習(xi) 者”的單線思維定式,讓青年站上理論宣講舞台的“C位”?

  團浙江省委打造出一係列“青年講給青年聽”的特色載體(ti) 和品牌,匯集了一批“讓青年影響青年”的經驗和典型。

  如今,百支“共同富裕”青年宣講團遍布浙江。金華“望道”青少年宣講團、衢州“8090”宣講團、台州“新時代墾荒青年”理論宣講團……浙江各地團組織充分運用本地“紅色根脈”資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以青年講師為(wei) 主體(ti) 的講師團,深入基層開展宣講,讓黨(dang) 的聲音最廣泛地直達青少年。

  團中央提案建議,首先要做好新時代發展成就的“青年化”闡釋。製作推出反映新時代發展成就的電影、電視劇、短視頻、歌曲、綜藝等傳(chuan) 播性強的文藝精品,讓全麵小康社會(hui) 決(jue) 定性成就、脫貧攻堅曆史性成果、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等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有辨識度、有記憶點。

  “豐(feng) 富融媒體(ti) 手段,運用青年喜聞樂(le) 見的方式方法,打造青年有‘共鳴’、能‘共情’的‘網紅’宣傳(chuan) 產(chan) 品,把發展成就背後的政治優(you) 勢、理論優(you) 勢和製度優(you) 勢講活講實、講到青年心坎兒(er) 上。”團中央提案提出,要發揮理論大家“傳(chuan) 道授業(ye) ”作用,緊貼青少年認知邏輯與(yu) 思維層次,做好理論成就的加工轉化工作,推出通俗易懂的“大家小書(shu) ”、理論讀物。

  在這一方麵,團浙江省委提供了很好的“樣板”,不僅(jin) 把愛國主義(yi) 教育宣講“搬”到車間、村口、社區等青年工作生活的第一現場,還在微博、抖音、B站等青年聚集的網絡平台積極發聲。

  “我們(men) 打造了一批符合青年口味的工作和品牌,如聯合浙報集團打造‘浙裏潮音’線上學習(xi) 平台,用貼近青年的話語體(ti) 係和載體(ti) 平台打造沉浸式、開放式、互動式的理論宣講新場景。”團浙江省委相關(guan) 調研報告顯示,該平台上線以來,入駐講師1.1萬(wan) 餘(yu) 名,在線學習(xi) 人數突破90萬(wan) 名,所有已展播的微團課和相關(guan) 報道閱讀數突破6000萬(wan) 人次。

  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孩子的心靈深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yi) 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孩子的心靈深處。”

  南昌師範附屬實驗小學30多年堅持實施紅領巾電影院、紅領巾電視台、紅領巾雙語廣播電台、紅領巾畫廊、紅領巾閱覽室“五紅”陣地建設,開展國旗、黨(dang) 旗、團旗、隊旗、軍(jun) 旗“五旗教育”,成為(wei) 江西省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在遼寧本溪市,通過參觀尋訪、社會(hui) 實踐、誌願服務等途徑,開展“少先隊員學黨(dang) 史 走進遼寧紅色六地”“賡續紅色血脈 傳(chuan) 承雷鋒精神”“紅領巾心向黨(dang) 一起向未來”等主題社會(hui) 實踐活動如今已成常態。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以“紅色文化”為(wei) 主要內(nei) 容,編寫(xie) 了江西省義(yi) 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於(yu) 都縣組織編寫(xie) 了地方紅色教材《紅色於(yu) 都——新時代新長征》,與(yu) 全省紅色教材《紅色文化》有機融合,落實“紅色教材班班學”,推動紅色文化進課表、進課堂、進頭腦。

  團中央提案建議,要推動新時代發展成就教育融入學校“大思政”格局。依托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縱向分層、橫向聯通,推動新時代發展成就教育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建立思政課與(yu) 其他課程的聯動機製,從(cong) 理想信念、文化曆史、科技成果、價(jia) 值理念等方麵搭建全麵配套的教學體(ti) 係,形成新時代發展成就教育合力。發揮黨(dang) 、團、隊組織優(you) 勢,把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融入黨(dang) 日、團日、隊日活動和主題班會(hui) 以及各類社團活動。

  讓青少年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10年變革

  團山東(dong) 省德州市德城區委以“把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全麵融入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為(wei) 主題,結合新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新特點、新趨勢、新路徑,組織開展“共青團與(yu)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麵對麵”活動,進行走訪調研。

  調研認為(wei) ,可以從(cong) 加強社會(hui) 層麵愛國主義(yi) 陣地建設、加強愛國主義(yi) 現場學習(xi) 教育、發揮團區委組織帶動作用、暢通青少年溝通渠道等方麵著手,聚力整合各方優(you) 勢資源,努力構建全員育人新格局。

  東(dong) 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和東(dong) 北抗日義(yi) 勇軍(jun) 紀念館,是全國抗聯史實陳列專(zhuan) 題中規模最大、史料最全的紀念館。團遼寧本溪市委將此作為(wei) 遼寧省少先隊校外活動實踐基地,以義(yi) 勇軍(jun) 事跡和曆史文物為(wei) 基礎載體(ti) ,搭建紅色教育平台,讓這裏成為(wei) 麵向廣大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國防教育、黨(dang) 性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想場所。

  團中央提案建議,要強化實踐在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中的育人成效。推動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以及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及時將新時代發展最新成就納入教育展示範圍,探索開發更多具象化、可視化的教育載體(ti) ,增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場景體(ti) 驗。

  提案還建議,鼓勵青少年參加“三下鄉(xiang) ”“返家鄉(xiang) ”等各類有益社會(hui) 實踐,走進“社會(hui) 大課堂”,了解國情社情。開發融教育性、知識性、文化性、體(ti) 驗性於(yu) 一體(ti) 的青少年遊學、研學產(chan) 品,通過實地學習(xi) 、參觀尋訪、實踐體(ti) 驗等,讓青少年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10年變革,不斷增進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情感認同和行動追隨,持續增強對黨(dang) 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信念信心。

  此外,團中央建議,營造新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的良好社會(hui) 環境。各方協同發力、統籌推進,構建全方位、常態化教育機製。發揮家庭人生第一所學校、孩子第一任老師的特殊作用,通過父母的言傳(chuan) 身教播下愛國主義(yi) 的種子。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加大有血有肉的宣傳(chuan) 推介、講好新時代青春奮鬥故事,引導廣大青年學習(xi) 榜樣、見賢思齊。加強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旗幟鮮明開展網上輿論鬥爭(zheng) ,針對歪曲事實、造謠誹謗、否定成就、詆毀英雄等錯誤思想,以及惡意渲染“精致利己”“佛係躺平”“拜金慕強”等消極負麵言論,加大管控、消除影響、以正視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