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安全生產,“人防”更要“技防”

發布時間:2023-03-09 15:0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趙誌疆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舉(ju) 行第二場“部長通道”。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接受媒體(ti) 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堅決(jue)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wei) 主”的方針,做到關(guan) 口前移,在防範上寧可十防九空,也不可萬(wan) 一失防。

  如何做到關(guan) 口前移?王祥喜部長提出了兩(liang) 方麵要求:首先是,要加強備災防災能力和安全能力建設,對於(yu) 安全工程要舍得花錢,舍得下功夫;其次是,要大力推進“科技興(xing) 安”,要推廣使用一些先進技術、先進裝備,一些高危行業(ye) 可以用機械化來減人,用自動化、智能化來換人。

  我國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企業(ye) 紛紛複工複產(chan) ,各地都吹響了“拚經濟”的號角。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時刻繃緊安全生產(chan) 這根弦。

  對企業(ye) 來說,當好安全生產(chan) “第一責任人”,就要將風險評估和預判作為(wei) 常態工作來抓。太多教訓表明,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萌生於(yu) 日常被忽視的隱患,潛藏於(yu) 不被注意的細節。堅持預防為(wei) 主、防範在先,就必須舍得下功夫,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點麵兼顧,徹底排查消除每一處事故隱患。

  現實中,安全事故主要由四種原因引起:人的不安全行為(wei) 、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或環境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wei) 是主要原因,資料顯示,由人的不安全行為(wei) 釀成的事故占事故總量90%左右,而其他三種也直接或間接地因人而起。換句話說,如果能有效管控人的不安全行為(wei) ,就可以大大減少事故的發生。由此,不僅(jin) 需要壓緊壓實安全生產(chan) 責任,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而且有必要向科技借力,推動從(cong) “人防”向“技防”轉變。

  在應急管理部去年9月舉(ju) 行的例行發布會(hui) 上,應急管理部科信司司長魏平岩表示,目前全國已經實現高危行業(ye) 企業(ye) 聯網監測。在危化品行業(ye) ,基本實現了重大危險源企業(ye) 聯網監測全覆蓋,重點接入了44萬(wan) 個(ge) 監測點位數據,成為(wei) 國家“互聯網+監管”係統重要示範應用;在煤礦行業(ye) ,實現了全國正常生產(chan) 和建設礦井聯網監測,接入了60餘(yu) 萬(wan) 個(ge) 傳(chuan) 感器數據,以及井下作業(ye) 人員點位和視頻監控數據。新科技、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jin) 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而且降低了安全風險。

  安全生產(chan) 涉及千家萬(wan) 戶、各行各業(ye) ,“科技興(xing) 安”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建立安全生產(chan) 長效機製的必然選擇。在科技賦能下將安全防護網織得更細、更密,就能牢牢守住安全生產(chan) 的底線,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趙誌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