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周源:加強學術數據庫監管 嚴查壟斷等違法行為
“知識開放已成為(wei) 全球共識並在蓬勃發展。但國內(nei) 知識庫、平台數據市場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市場壟斷、‘數據孤島’等,阻礙了數據開放、知識共享。解決(jue) 這些問題才能推動全民共享數據紅利。”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CEO周源近日向全國政協提交了《關(guan) 於(yu) 加快知識開放推動全民共享“數據紅利”的提案》。
周源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談到,長期以來,用戶在數據庫下載自己的論文卻需要付費的荒誕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jue) ,挫傷(shang) 了作者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目前,大型學術數據庫壟斷學術資源並攫取了超額利益,一些商業(ye) 化數據庫對上下遊形成了典型的“雙向鎖定”,大量知識和有價(jia) 值的內(nei) 容被閑置、割裂、封閉,造成了“數據孤島”。
周源認為(wei) ,通過知識開放和數據共享,可以避免研究者在重複的研究和數據收集過程中浪費時間和資源,從(cong) 而提升科研效率。他建議,積極拆除“知識圍欄”,打破“流動壁壘”,加強對大型學術數據庫的監管,對壟斷等違法行為(wei) 進行嚴(yan) 肅查處,規範經營行為(wei) ;鼓勵學術期刊、數據庫等資源免費或者低價(jia) 向公眾(zhong) 開放,促進學術資源的共享和流通。
“如果是涉及公民個(ge) 人隱私的數據,不能成為(wei) 數據庫的搖錢樹,這方麵應該引起全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周源認為(wei) ,知識變現存在尺度問題,個(ge) 人所擁有的知識產(chan) 權、知識成果可以進行合法的變現。“如果是個(ge) 人申請國家課題或公共基金資助的成果等的公共數據,應當根據國家規定有條件地對公眾(zhong) 開放;如果是專(zhuan) 業(ye) 人士在知識分享平台上創作的內(nei) 容,其實屬於(yu) 個(ge) 人知識產(chan) 權範圍,作為(wei) 個(ge) 人版權的擁有者,可通過跟平台合作的形式分享相關(guan) 收益”。
周源提出,提供信息和內(nei) 容分享的平台要主動承擔“把關(guan) 人”的職責,既要確保內(nei) 容的合法性和健康性,也要保護作者合法的權益和公民隱私不受侵害。此類平台都應積極地參與(yu) 到知識開放中,通過知識開放的力量去推動社會(hui) 的全麵進步。
目前,知識開放已具備政策基礎。去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周源建議盡快出台執行細則,加快數據開放與(yu) 共享的實施進程。
周源注意到,國家基金、高校、科研單位的機構知識庫建設,進行了開放獲取的有益嚐試,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存在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對此他建議,修訂著作權法和《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保護條例》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明確公共資金資助的研究成果原則上必須強製免費開放,明確商業(ye) 性知識庫強製免費服務範圍,保護作者合法權益不受數據庫侵害;要堅持不懈反壟斷,抑製商業(ye) 化知識庫的壟斷行為(wei) ,廢除不合理的合作協議,建立數據市場的健康生態環境;鼓勵開放共享的數據庫建設,出台政策鼓勵更多主體(ti) 參與(yu) 知識庫的市場競爭(zheng) ,為(wei) 免費開放的知識庫提供資金等政策扶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開放的大市場帶來更多新機遇 中國經濟釋放“強引力”
- 全國政協共青團和青聯界:支持青年人才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挑大梁當先鋒
- 讓高校畢業生“就好業”需多方合力 1158萬背後的就業關切
- 新華社評論員: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 天津16區深化與甘肅34縣結對協作 用“土特產”助推鄉村全麵振興
- 天津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
-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通市市長吳新明:推動青年和南通共成長、同進步
-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市長馬澤江:建設青年之城 打造活力宜昌
-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委副書記蔣文定:在高標準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中匯聚青年力量
-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威海市市長孔凡萍:加快青年友好城市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