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鄭功成代表:提高養老護理人員待遇 建立專業養老服務護理隊伍

發布時間:2023-03-10 16:1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胡春豔)我國已經從(cong) 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時代,並不可逆轉地向深度老齡化發展,中央將積極應對老齡化確定為(wei) 國家戰略,並正在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推進。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會(hui) 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是要適應不斷增長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高齡空巢老人的剛需,全麵加快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發展,而發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關(guan) 鍵在於(yu) 建立一支專(zhuan) 業(ye) 的護理員隊伍,“目前處在關(guan) 鍵窗口期,迫切需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並采取有效行動。”

  通過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調研,鄭功成發現,養(yang) 老服務業(ye) 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總體(ti) 滯後的局麵並未改變,在多種製約原因中,護理人員收入低導致隊伍不穩、人員不足、服務不良是根本原因。

  即使是在北京地區,養(yang) 老機構護理人員的收入也隻有3000元左右,而在四川部分地區甚至隻有1000元左右,這種低收入格局是各方投入不足造成。由此形成了一個(ge) 怪圈:城鄉(xiang) 養(yang) 老服務的剛需劇增,供給卻有限,養(yang) 老服務對象規模偏小,服務質量也不高,導致這部分剛需無法釋放,進而造成機構經營普遍陷入財務不良的狀態。

  鄭功成認為(wei) ,要扭轉養(yang) 老服務發展滯後的局麵,必須多管齊下,而解決(jue) 因收入低而導致護理人員不足、護理隊伍不穩、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是關(guan) 鍵所在。因此,必須盡快采取多方籌措資金、促使養(yang) 老護理人員收入有較大幅度提升,這是扭轉滯後局麵的關(guan) 鍵性舉(ju) 措。

  他建議,著力建設一支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老服務護理員隊伍。“在養(yang) 老服務中,護理人員實質上是代子女盡孝,承擔的是照看老年人的重大責任。”鄭功成認為(wei) ,這較之從(cong) 事物質生產(chan) 或精神生產(chan) 的勞動者無疑更加艱辛,較之在環境相對較好的醫院護士也更加艱辛,因而護理員隊伍處於(yu) 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核心地位。

  隻有建設一支穩定的、有專(zhuan) 業(ye) 素質的護理員隊伍,才能為(wei) 剛需老年人提供有質量的養(yang) 老服務,才能令享受服務的老年人及其家屬真正放心,才能不斷釋放出老年人的養(yang) 老服務消費潛力,進而形成滿足養(yang) 老服務需求、實現養(yang) 老服務業(ye) 健康持續發展的良性局麵。

  鄭功成認為(wei) ,在促進養(yang) 老服務業(ye) 發展的頂層設計中,應當將養(yang) 老服務護理員隊伍建設作為(wei) 放重中之重,並真正從(cong) 提高其薪酬待遇、社會(hui) 地位等方麵入手,切實改善其待遇。他提醒,要注意做到“兩(liang) 個(ge) 傾(qing) 斜”,即向護理失能老人的護理人員傾(qing) 斜,向老少邊窮地區的護理人員傾(qing) 斜。

  他建議,實行五措並舉(ju) ,持續壯大養(yang) 老服務的物質基礎,設立養(yang) 老護理員薪酬專(zhuan) 項補貼機製,包括加大各級財政對養(yang) 老服務的投入力度、調整彩票公益金支出結構、暢通社會(hui) 資源動員渠道、加快建立護理保險製度、大力推廣公建民營,或者幫助養(yang) 老機構改造閑置房屋。“如果上述五條措施能夠著力推進,並設置專(zhuan) 門的護理人員薪酬專(zhuan) 項補貼機製,則目前的局麵可以改變。”

  此外,還可輔以其他配套措施,包括支持鄰裏互助、親(qin) 友相濟,將一直奉行的以年齡為(wei) 依據享受養(yang) 老服務的政策調整為(wei) 以年齡為(wei) 基礎、以失能程度為(wei) 主要依據享受相關(guan) 服務,以及對照顧老年父母、祖父母的家庭成員給予相應的支持,都應當納入我國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發展的總體(ti) 框架並有相應的政策措施給予支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