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丁梅委員:養老機構缺錢缺人 建議加大扶持力度

發布時間:2023-03-10 16:2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養(yang) 老服務已成為(wei) 關(guan) 係社會(hui) 穩定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天津市委員會(hui) 專(zhuan) 職副主委丁梅連續多年關(guan) 注養(yang) 老問題。過去一年,她調研走訪了大量養(yang) 老機構發現,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經受了嚴(yan) 峻考驗,各類養(yang) 老機構和廣大從(cong) 業(ye) 人員為(wei) 守護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付出了巨大代價(jia) 。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需要關(guan) 注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發展麵臨(lin) 著的諸多困難。她建議加大對養(yang) 老機構扶持力度,“這也是守護更多老年人的晚年幸福。”

  調研中,丁梅發現養(yang) 老機構主要存在“缺錢、缺人、缺資源”等四個(ge) 方麵的問題。首先是目前養(yang) 老機構不適應公共衛生管理的要求。她注意到,現行養(yang) 老機構建設標準沒有考慮到如新冠病毒感染等傳(chuan) 染病防治的需要,部分養(yang) 老機構設施老舊,還有些是舊樓改造而成,難以配備獨立通道、設備設施,缺少隔離緩衝(chong) 區,沒有獨立的通風係統,同時也缺乏具備公共衛生管理和疾病防控知識技能的專(zhuan) 業(ye) 人員,難以適應疫情防控的要求。

  一個(ge) 比較普遍的問題是,眼下養(yang) 老機構大多數都麵臨(lin) 較大的資金壓力。一方麵是疫情發生以來,養(yang) 老機構在環境改造、設施設備、核酸檢測、人力資源等方麵加大了投入和成本;另一方麵,由於(yu) 長期實行封閉管理,入住老人減少,床位使用率降低,養(yang) 老機構的收入降低,資金壓力陡增。

  最突出的矛盾是,養(yang) 老機構人力短缺問題。調研中一些養(yang) 老機構負責人反映,由於(yu) 養(yang) 老機構實行封閉管理,護理人員長時間不能回家,無法兼顧工作和家庭,加之工作繁重,身心壓力大,導致人員流失嚴(yan) 重。人員短缺造成了管理質量下降,進而又影響了入住率,形成了惡性循環。

  此外,養(yang) 老機構醫療保障渠道不夠暢通。養(yang) 老機構本身能夠提供的醫療服務有限,加之養(yang) 老機構內(nei) 老人往往基礎病多,一旦必須送醫又麵臨(lin) 醫療資源短缺、無人照護的難題。

  針對上述問題,丁梅建議,要修訂養(yang) 老機構建設標準,將傳(chuan) 染病防治相關(guan) 要求納入其中。新設立的養(yang) 老機構需按標準建設,鼓勵現有養(yang) 老機構因地製宜進行提升改造,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和技術保障。加強養(yang) 老機構與(yu) 屬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和疾控機構的協作,推進醫養(yang) 防融合發展。

  加大對養(yang) 老機構的資金扶持力度,建議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政策補貼等形式,鼓勵各地製定扶持養(yang) 老機構紓困發展的政策。同時,將國家和各地相關(guan) 助企紓困政策延伸到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包括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hui) 保險費、發放一次性穩崗補貼、給予房租減免及相關(guan) 金融扶持措施。同時,積極探索為(wei) 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支持。

  針對養(yang) 老機構招不到養(yang) 老服務人員的問題,丁梅建議,鼓勵各地出台機構員工成本運營補貼措施;將養(yang) 老機構納入重點機構緊缺急需人才用人單位,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在落戶等方麵給予政策傾(qing) 斜。同時加強對養(yang) 老從(cong) 業(ye) 人員的職業(ye) 培訓,拓展職業(ye) 成長渠道,加強職業(ye) 尊榮感。此外,她還建議暢通醫療保障渠道。對養(yang) 老機構所需的藥物和物資建立穩定的保供機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