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看病”的新餘探索
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guan) 係人民身體(ti) 健康。不斷為(wei) 老百姓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健康需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高度重視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他指出,“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jia) 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jue) 好基層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他還強調,“‘十四五’期間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增加醫療資源,優(you) 化區域城鄉(xiang) 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jue) ,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jue) ,為(wei) 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我們(men) 注意到,“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被多次提及,是緩解老百姓“看病難”問題的重要舉(ju) 措。繼這一要求被寫(xie) 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之後,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社會(hui) 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其中聚焦醫療領域提出要“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那麽(me) ,如何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區域均衡布局?如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如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醫療服務?帶著這些疑問,人民論壇調研組近日走進“醫改示範城市”江西新餘(yu) ,看看當地是怎樣通過“共享”的方式把優(you) 質醫療資源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的。
讓技術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腿
2017年8月,江西省新餘(yu) 市被列為(wei)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範城市。開展示範以來,當地結合實際大膽探索,敢闖敢試,在體(ti) 製機製改革、分級診療製度建設、增強群眾(zhong) 獲得感等方麵積累了一係列有益經驗和做法,讓群眾(zhong) 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實現了“技術提上來、服務提上來、資源沉下去、費用降下去”,老百姓真正獲得了實惠。
圍繞“如何優(you) 化醫療服務,讓群眾(zhong) 看病更方便”這一課題,當地緊扣深化醫改新要求,針對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問題轉思路、重創新、優(you) 管理,開出一係列新藥方,促進市縣鄉(xiang) 三級醫療機構資源共享,改善群眾(zhong) 就醫體(ti) 驗。
為(wei) 了讓患者少跑腿,新餘(yu) 市人民醫院和分宜縣人民醫院均組建了遠程會(hui) 診中心,對接國內(nei) 知名醫院,讓患者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國內(nei) 知名醫院專(zhuan) 家的診療服務。
“現在看病真是方便多了,以前總是想先到大城市去檢查,或是請上級醫院專(zhuan) 家過來會(hui) 診,求人麻煩、費用又高,現在通過遠程看病,在縣裏就可以直接出結果了。”袁先生剛陪父親(qin) 做完檢查,看到北京301醫院的專(zhuan) 家線上會(hui) 診非常激動,“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北京的專(zhuan) 家服務,非常便捷。”
人民論壇調研組了解到,分宜縣還在縣直3家醫院和13家鄉(xiang) 鎮衛生院建立相互聯通的分診端,實現遠程會(hui) 診全縣大聯通,讓一些在縣域內(nei) 診斷不明、醫治難度大、手術風險高的基層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實時享受更優(you) 質的診療服務。目前,該係統已累計為(wei) 近百名患者提供遠程會(hui) 診服務。
為(wei) 了解決(jue) 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弱、服務量大等問題,新餘(yu) 市在2021年推出了重點民生工程項目“智慧醫助”。這個(ge) 項目通過人機協同的模式,為(wei) 基層醫生提供疾病診斷建議,可以說既造福了患者,也方便了醫生。其中的質控審核係統可以實現實時監管,當診斷不一致或遇危重病例時,將自動提交二級以上醫院的醫生團隊複審,由上級醫生進一步確診後予以反饋,打造基層診療服務閉環。
從(cong) 2021年10月到2023年2月,“智慧醫助”智能輔診係統累計處理病曆總數278.4萬(wan) 份,累計提供人工智能輔診總數696.0萬(wan) 次,電子病曆規範率提升到98%。
麵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百姓就醫成本高等問題,新餘(yu) 市著力做好“共享”這篇大文章,促進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醫療服務均等化。通過組建全市醫學影像、醫學檢驗2個(ge) 共享中心,實現影像信息“雙向”傳(chuan) 輸和共享,給患者就診帶來了極大便利。比如,新餘(yu) 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的“一脈雲(yun) ”平台2019年就開始為(wei) 患者提供數字化“雲(yun) 膠片”服務,CT等候時間也由原來的1-3天縮短至半天。
據新餘(yu) 市衛健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醫學影像共享中心通過雲(yun) 服務平台功能,區域內(nei) 的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均可根據患者的要求,調閱雲(yun) 服務平台上的影像信息,實行結果互認,有效避免了重複檢查,讓患者少檢查、少跑腿、更省錢。
2023年,新餘(yu) 市正式啟動了“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采取“線上申請、線下服務”模式,將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家中。試點項目實施後,老年人以及不便出門的嬰幼兒(er) 和產(chan) 婦在家中就能享受專(zhuan) 業(ye) 優(you) 質的護理服務,滿足了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健康需求。
一係列暖心舉(ju) 措,守護著群眾(zhong) 健康,實現了“小病不跑腿,大病有依靠”。
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江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吳懷友指出,新餘(yu) 市的醫療改革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問題導向,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實現了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的轉變。
醫療資源沉下去,群眾(zhong) 幸福感升上來
隻有優(you) 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到群眾(zhong) 身邊,實現人人共享健康生活,老百姓的幸福感才會(hui) 有所提升。
在新餘(yu) 市,一項項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優(you) 質資源下沉的舉(ju) 措,帶來了人人可感的變化,使醫改成果真切溫暖千家萬(wan) 戶。
“曉康診所”是新餘(yu) 市努力織牢織密農(nong) 村衛生服務網的一個(ge) 生動寫(xie) 照。當地按照“一行政村一診所”原則,建成了381所標準化的曉康診所,40餘(yu) 萬(wan) 農(nong) 民在家門口即可便利就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醫療資源短缺,要靠遠程會(hui) 診來均衡醫療資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醫療服務。在曉康診所,電腦均與(yu) 新餘(yu) 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係統連接,實現了遠程醫療谘詢、一站式醫保報銷等功能,受到了當地群眾(zhong) 的讚譽。
“以往身體(ti) 不舒服時隻能托人隨便買(mai) 點藥吃,現在不用出村就能找醫生診治。”新餘(yu) 市分宜縣洞村鄉(xiang) 穀山村離鄉(xiang) 衛生院較遠,村民以前看病很不方便。曉康診所建成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不用為(wei) 看病發愁了。
鄉(xiang) 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他們(men) 在鄉(xiang) 村留得住?曉康診所的村醫實行“鄉(xiang) 聘村用”,采取一體(ti) 化管理辦法,統籌各級財政基金對鄉(xiang) 村醫生給予補助,確保每月收入不低於(yu) 3000元,全市共為(wei) 716名鄉(xiang) 村醫生辦理了養(yang) 老保險,解決(jue) 了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此外,還注重打造曉康診所後備人才隊伍,讓鄉(xiang) 村醫療人才不斷檔。如今,“曉康診所”的醫生們(men) 成為(wei) 了農(nong) 村百姓的健康“守護人”。
城鄉(xiang) 對口支援是新餘(yu) 市努力提升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獲得感的另一舉(ju) 措。為(wei) 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及診療水平,近年來新餘(yu) 市做實城鄉(xiang) 對口支援,選派縣級醫院業(ye) 務能力強、經驗豐(feng) 富的專(zhuan) 家長期輪流進駐鄉(xiang) 鎮衛生院開展診療服務和技術指導。
人民論壇調研組在新餘(yu) 市分宜縣了解到,該縣縣級醫院共選派142名專(zhuan) 家前往13個(ge) 鄉(xiang) 鎮衛生院進行對口支援工作,在基層衛生院開展總診療10930人次,學術講座315次,教學性查房751次,開展手術65次,疑難病例會(hui) 診208次,推廣了熱敏灸、胸腔穿刺術、幽門螺旋杆菌規範化診療等新技術。2022年鄉(xiang) 鎮衛生院向縣級醫院轉診人數較2019年下降了52.1%,鄉(xiang) 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專(zhuan) 家資源下沉的同時,基層醫生也在努力“上浮”。
為(wei) 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生服務能力,當地遴選鄉(xiang) 鎮全科醫生、骨幹醫生、骨幹護士、管理人員、骨幹鄉(xiang) 村醫生等幾類人員重點加強培訓,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學習(xi) ,組織人員到市人民醫院觀摩學習(xi) ,提升他們(men) 的診療水平。
2022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比例達51.15%。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將常見病、多發病留在基層醫療機構並解決(jue) 好,讓群眾(zhong) 就近獲得滿意的醫療服務,才能真正方便群眾(zhong) ,不斷提升他們(men) 的幸福感。
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院管理研究室主任黃二丹指出,新餘(yu) 模式是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這一要求的具體(ti) 實踐,希望未來在體(ti) 製機製、信息化等方麵有更多創新。
在人民論壇調研組專(zhuan) 家們(men) 看來,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是新餘(yu) 模式的主要亮點之一。“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注重資源‘共享’,有效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減輕了群眾(zhong) 的負擔,讓基層群眾(zhong) 有機會(hui) 享受到更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表示。
人民健康是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新餘(yu) 市以更好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為(wei) 第一目標,以小切口實現了大突破,成為(wei) 新時代醫療改革的探路先鋒。未來,期待新餘(yu) 市展現新作為(wei) 、譜寫(xie) 新篇章,讓改革紅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基層群眾(zhong) ,把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到新水平。(作者:人民論壇調研組 執筆:王卓怡 曲統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