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新征程上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jue) 定性力量。”堅持人民至上,有助於(yu) 築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長期執政的堅實根基,彰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強大優(you) 勢,開創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是我們(men) 黨(dang) 立於(yu) 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餘(yu) 年的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dang) 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dang) 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曆史。從(cong) 石庫門到天安門,從(cong) 興(xing) 業(ye) 路到複興(xing) 路,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踐行著人民至上的理念。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一切為(wei) 了群眾(zhong) ,一切依靠群眾(zhong) ,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的群眾(zhong) 路線,團結帶領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億(yi) 萬(wan) 人民從(cong) 此成為(wei) 國家的主人。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改變了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的落後麵貌。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帶領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實現了人民生活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奔向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全過程人民民主,紮實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黨(dang) 的奮鬥目標,帶領人民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邁進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的動力之源
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hui) 的決(jue) 定力量,是真正的英雄。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力量之源,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決(jue) 定性力量。
黨(dang) 和人民曆經百餘(yu) 年奮鬥,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特別是新時代十年,我們(men) 如期完成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擺脫了絕對貧困的問題,實現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成功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隻要我們(men)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充分發揮人民群眾(zhong) 的作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業(ye) 。
當前,我們(men) 正意氣風發地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中國人民也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和曆史創造精神。我們(men) 要牢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使“人民至上”成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動力之源,匯聚起人民幹事創業(ye) 的磅礴偉(wei) 力。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砥礪奮進的時代要求
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
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將宏偉(wei) 藍圖變為(wei) 美好現實,需要我們(men)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充分發揮億(yi) 萬(wan) 人民的創造偉(wei) 力。
第一,堅持人民至上必須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具有完整的製度程序和完整的參與(yu) 實踐。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各位代表委員履職盡責、為(wei) 民發聲,生動展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勃勃生機。新征程上,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充分激發全體(ti) 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第二,堅持人民至上必須深入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新征程上,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在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第三,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強調:“要不斷鞏固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大團結,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新征程上,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動員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凝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劉宏偉(wei) 係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博導,馬銀係該院研究生。本文係“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培育計劃”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