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三代撥金漆畫匠人接力傳承古老技藝
【同期】撥金漆畫傳(chuan) 承人 勾素勤
披麻、披布、刮灰、打磨,然後上漆、推光,這一遍一遍地下來就得幾十道工序。
【解說】近日,位於(yu) 千年古城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的世傑撥金漆畫研究所內(nei)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撥金漆畫傳(chuan) 承人勾克勤和勾素勤正在趕製撥金漆畫工藝品。梅蘭(lan) 竹菊、花鳥魚蟲、表裏山河……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華麗(li) 富貴,這些工藝品將遠銷東(dong) 南亞(ya) 。
【解說】據史料記載,撥金技藝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最早發現於(yu) 宋代出土的一件文物。其實,早在漢代就有貼金、撥金漆器製品;唐宋時期貼金、撥金技藝被廣泛應用於(yu) 漆畫當中;明清兩(liang) 代進入鼎盛時期;清代後期,該技藝因耗時耗工、價(jia) 格高昂,逐漸失傳(chuan) 。
【解說】勾克勤的父親(qin) 勾世傑出生於(yu) 醫藥世家,他自幼喜歡畫畫,並拜清末民初著名的漆藝大師薛仙基為(wei) 師,專(zhuan) 攻繪畫。正是那時,勾世傑了解到撥金技藝早已失傳(chuan) ,他便決(jue) 定尋找線索,挖掘和恢複這一技藝。
【同期】撥金漆畫傳(chuan) 承人 勾克勤
我父親(qin) 的師傅薛仙基在北京開會(hui) 的時候發現了撥金漆畫,回來以後他就跟我父親(qin) 研究撥金,他們(men) 兩(liang) 代人,經過10年研究撥金漆畫,有個(ge) 初步的輪廓,通過60年代70年代,我父親(qin) 獨自研究這個(ge) 東(dong) 西,研究了20多年以後,基本上就成型了。
【解說】出生於(yu) 1969年的勾克勤從(cong) 小便學習(xi) 繪畫、書(shu) 法,高中畢業(ye) 後,他進修於(yu) 美術學院,之後便專(zhuan) 心跟隨父親(qin) 從(cong) 事撥金漆畫的研究與(yu) 創作。30多年來,勾克勤以撥刀為(wei) 筆,潛心創作,傳(chuan) 承撥金漆畫技藝。
【解說】談及撥金漆畫的製作,同是該技藝傳(chuan) 承人的勾素勤感受頗深,她從(cong) 事撥金漆畫技藝也有30多年。
【同期】撥金漆畫傳(chuan) 承人 勾素勤
因為(wei) 金箔比較貴,而且含金量比較高,要求製作的過程,你必須胸有成竹,心中有畫。直接在上麵畫的時候,就是一筆嗬成的那種。所以一般我們(men) 在上麵畫的時候,在底下都要幾十遍甚至上百遍地練。要不然金箔特別薄,力道掌握不好,一下就把金箔給撥開了,這幅畫就廢了。
【解說】撥金漆畫技藝最早用於(yu) 宮廷製品中,要傳(chuan) 承這一技藝必須讓其走下高閣,走進尋常人家,在保持藝術性的基礎上增強實用性。近年,撥金漆畫研究所不斷創新,將撥金漆畫融入屏風、平櫃等家庭裝飾中,更好地傳(chuan) 承技藝。
【同期】撥金漆畫傳(chuan) 承人 勾素勤
咱們(men) 撥金漆畫現在有的產(chan) 品就是屏風還有古凳、古桌,還有茶杯、茶具,還有小擺件、小掛件、小屏風,基本上就是咱們(men) 現在可以涉及到的,家裏可以用的這些東(dong) 西,咱們(men) 都在嚐試著做撥金漆畫。
【解說】如今,勾克勤的兒(er) 子勾一楷也接過傳(chuan) 承的“接力棒”。他的加入為(wei) 古老技藝的傳(chuan) 承和創新注入新思路,使產(chan) 品種類更加多元化,讓撥金漆畫技藝在更多的載體(ti) 上煥發新機,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