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有“通縮”風險?國家統計局:當前沒有,下階段也不會有
由於(yu) 3月份CPI、PPI雙雙下降以及核心CPI長期低迷,近段時間以來,市場上關(guan) 於(yu) “通縮”的擔憂加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hui) 上對此回應稱,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下階段也不會(hui) 出現通縮。接下來物價(jia) 會(hui) 穩步恢複,價(jia) 格帶動會(hui) 逐步增強。隨著下半年影響因素逐步消除,價(jia) 格會(hui) 回到一個(ge) 合理水平。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受食品價(jia) 格走弱等因素影響,3月份CPI同比上漲0.7%,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1%以下,扣除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7%。PPI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上月擴大1.1個(ge) 百分點,且跌幅連續3個(ge) 月擴大。
不少機構認為(wei) ,隨著豬肉、油價(jia) 等影響通脹的主要擾動因素逐步退潮,甚至成為(wei) 拖累,通縮趨勢正在快速顯性化,CPI年內(nei) 可能進一步大幅下降。核心通脹的長期低迷,內(nei) 需恢複並不強勁。
付淩暉表示,國際上通貨緊縮的定義(yi) 是物價(jia) 總水平持續下降,往往還伴隨著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和經濟衰退。但從(cong) 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情況看,一季度居民消費價(jia) 格同比上漲1.3%,保持溫和上漲。從(cong) 貨幣供應量來看,3月末廣義(yi) 貨幣M2增長12.7%,保持較快增長。從(cong) 經濟增長情況看,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回升。整體(ti) 上都不存在通貨緊縮的情況。
今年以來,CPI漲幅在回落。付淩暉認為(wei) ,主要受一些階段性因素影響。首先是季節性因素。今年春節在1月份,春節後隨著市場需求回落,價(jia) 格一般都有回落。
二是部分食品價(jia) 格走低。隨著天氣轉暖,鮮菜上市量增加比較多,環比和同比價(jia) 格都出現了下降。還有豬肉價(jia) 格,今年生豬供應充足,節後消費需求有所減少,價(jia) 格有所下行,這些都帶動CPI回落。
三是能源價(jia) 格回落。在我國CPI中,能源價(jia) 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今年以來世界經濟整體(ti) 放緩,國際能源市場特別是原油市場價(jia) 格總體(ti) 回落,帶動國內(nei) 能源價(jia) 格走低。3月份,汽油和柴油價(jia) 格同比分別下降6.6%、7.3%。
四是汽車價(jia) 格特別是燃油小汽車價(jia) 格下降。受汽車優(you) 惠補貼政策到期和排放標準調整等因素影響,近期車企降價(jia) 促銷力度比較大。3月份,燃油小汽車價(jia) 格同比下降4.5%,這些都會(hui) 影響價(jia) 格變化。
五是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去年同期價(jia) 格基數比較高,在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下,導致CPI價(jia) 格同比漲幅回落。
“盡管CPI價(jia) 格有所回落,但要看到市場供求基本穩定態勢沒有變化。”付淩暉強調,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一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漲0.8%,和1-2月份持平,較去年四季度回升0.2個(ge) 百分點。從(cong) 服務價(jia) 格看,一季度同比上漲0.8%,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3個(ge) 百分點。從(cong) 更廣義(yi) 的價(jia) 格水平看,CPI主要是衡量居民消費領域價(jia) 格變化,如果看經濟運行價(jia) 格變化,還要看GDP縮減指數,今年一季度也是小幅上漲,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升。綜合這些情況判斷,不存在通貨緊縮的情況。
關(guan) 於(yu) 下階段物價(jia) 走勢,付淩暉認為(wei) ,物價(jia) 會(hui) 穩步恢複,價(jia) 格帶動會(hui) 逐步增強,不會(hui) 出現所謂的通貨緊縮情況。從(cong) 價(jia) 格表現來看,由於(yu) 去年基數較高,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漲幅較高,再加上國內(nei) 受疫情影響供給偏緊,導致去年二季度CPI漲幅都比較高,這樣影響今年二季度CPI漲幅可能保持低位,但這不說明通貨緊縮。隨著下半年影響因素逐步消除,價(jia) 格會(hui) 回到一個(ge) 合理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