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超10億畝的高標準農田,“高”在哪兒?
目前,我國已累計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超過10億(yi) 畝(mu) 。那麽(me) ,高標準農(nong) 田,到底“高”在哪裏?
高標準農(nong) 田第一個(ge) “高”表現在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的提升。據評估,建成後的高標準農(nong) 田畝(mu) 均糧食產(chan) 能增加10%到20%。部分建成後的高標準農(nong) 田可實現“一季千斤、兩(liang) 季噸糧”。
二是增強了農(nong) 田抗災減災水平。我國農(nong) 田受災麵積顯著減少。從(cong) 全國每3年的平均受災麵積看, 2019—2021年的平均受災麵積比2010—2012年降低約45%。
第三“高”表現在資源投入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完善的農(nong) 田基礎設施大大促進了農(nong) 業(ye)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節水24%~30%,節電30%以上,節藥19%以上,節肥13%以上。
四是推動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轉型升級。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通過小並大,坡變平等農(nong) 田整治措施,為(wei) 機械化作業(ye) 和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從(cong) 各地實踐來看,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區規模化經營比例比一般農(nong) 田高30%左右,機械化水平比一般農(nong) 田高15%到20%,新型經營主體(ti) 占比比一般農(nong) 田高20%以上。
五是拓寬了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與(yu) 建設前相比,高標準農(nong) 田畝(mu) 均可節本增效500多元,還能增加農(nong) 民就近獲得勞務收入機會(hui) ,項目區農(nong) 民有錢掙、得實惠。
補短板 強管護 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有序開展
今年以來,各地在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實施的同時,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nong) 田灌排設施等短板,加強水利設施管護,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有序開展。
在四川渠縣寶城鎮,這裏剛剛完成了3400畝(mu) 的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今年當地重點對農(nong) 田開展邊坡治理、溝渠清淤等整治工作,不僅(jin) 增加了耕地麵積,還提高了機械化作業(ye) 水平。種糧大戶江恩軍(jun) 正在對已蓄水的高標準農(nong) 田,進行最後一道工序——平田,過兩(liang) 天就可以全部栽上秧苗。
四川達州市渠縣寶城鎮種糧大戶 江恩軍(jun) :特別是這個(ge) 路修好後,很方便我們(men) 耕田的機器,直接下田就耕作了。今後收割機收割水稻的時候,就直接很方便地收割了,不像以前要人工往上搬。
在寧夏,為(wei) 補上農(nong) 田灌排設施短板,同心縣韋州鎮實施7.37萬(wan) 畝(mu) 節水灌溉農(nong) 業(ye) 建設項目,新建5座10萬(wan) 方蓄水池,鋪設地埋管道1080公裏,鋪設滴灌帶5萬(wan) 多公裏。
寧夏吳忠市同心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 楊誌勇:通過節水灌溉,我們(men) 嚴(yan) 格高效約束水資源,每畝(mu) 確權用水是210立方米。這樣下來,每畝(mu) 地要節省水200到250立方米,這樣我們(men) 水資源就能達到均衡利用,其他一些可利用耕地都能澆上水。
河南葉縣是我國重要產(chan) 糧大縣,今年120萬(wan) 畝(mu) 的耕地中,有80萬(wan) 畝(mu) 是高標準農(nong) 田。怎麽(me) 保障農(nong) 田水利設施在關(guan) 鍵時刻發揮作用呢?當地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專(zhuan) 業(ye) 的隊伍,依托水務公司在鄉(xiang) 鎮的網點和維修隊伍,簽訂協議對全縣農(nong) 田水利設施實行市場化管護。
河南平頂山市葉縣國源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房春法:最高的時候我們(men) 可以投入到50個(ge) 隊伍。小修不過夜,大修不超過24小時,能夠確保及時地灌溉。
目前,葉縣正在建立機井管理的大數據平台,用科技賦能高標準農(nong) 田的管護力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