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名城展新顏
一片清水塘,映照湖南株洲發展理念之變。
“曾經上班白口罩、下班黑口罩,拿彩色相機隻能拍出‘黑白’照片。”退休工人張湘東(dong) 拍了30多年城市風貌,對早年的清水塘記憶深刻。
10年間,搬遷、騰退、治理,當地261家汙染企業(ye) 全部關(guan) 停。退出落後產(chan) 能,一年減少300億(yi) 元產(chan) 值,但株洲下定決(jue) 心,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如今,這裏水清岸綠、生機勃勃,一個(ge) 百億(yi) 元產(chan) 值的產(chan) 業(ye) 新城“拔節生長”。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考察時明確指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wei) ”。
牢記囑托,這座製造業(ye) 重鎮再出發,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轉型升級結出碩果——
經濟總量排在湖南第五,人均GDP居全省第二;
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排名第三十二位;
全國每10台中小航空發動機,有9台是“株洲造”;
…………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靠製造業(ye) 起家的株洲,立誌靠先進製造業(ye) 走向未來。行走在湘江邊的製造業(ye) 名城,感受到的,是心無旁騖幹實業(ye) 的專(zhuan) 注、咬定創新不放鬆的堅韌、做強做優(you) 製造業(ye) 的決(jue) 心。
——活力株洲,製造業(ye) 名城有朝氣。
軌道交通裝備,是株洲製造通行世界的“金名片”。
在中車株洲電機公司,機械手臂擺動揮舞。城軌標動牽引電機智能組裝線,實現100多個(ge) 型號電機的柔性自動生產(chan) ,相比傳(chuan) 統方式,作業(ye) 效率提升2.25倍。
今年初,“株洲造”地鐵列車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新機場線開通運營。
從(cong) 老工業(ye) 基地邁向先進製造業(ye) 高地,活力著實蓬勃。
這份活力,來自供應鏈的十足底氣。“在株洲,僅(jin) 需一盞茶的工夫,就能在方圓5公裏內(nei) 集齊一台機車的上萬(wan) 個(ge) 零部件。”中車株洲電機城軌事業(ye) 部總成車間技術主管陳宇傑說。同樣,在株洲經開區北鬥大廈,聚集了23家衛星製造、應用等領域企業(ye) ,可能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能談成一個(ge) 好項目。
這份活力,來自產(chan) 業(ye) 鏈的強大優(you) 勢。“我們(men) 做軌道交通時,第一家軌道交通客戶就在株洲;做風電材料,第一家風電整機廠客戶也在株洲;做航空材料,第一家航空客戶還是在株洲。”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專(zhuan) 家楊軍(jun) 深有體(ti) 會(hui) 。
從(cong) 拚數量到拚質量,從(cong) 謀速度到謀效益,“株洲製造”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邁進,高質量發展動力澎湃。目前,株洲擁有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58家,其中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ye) 25家。
——創新株洲,製造業(ye) 名城有靈氣。
“這就是硬質合金微鑽,能在指甲蓋大小的精細印刷電路板上精準打出2500個(ge) 鑽孔。”在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善文拿起一根“細針”,直徑僅(jin) 為(wei) 頭發絲(si) 的1/8。
長期以來,這根小針隻能依賴進口。株硬集團潛心鑽研20多年,終於(yu) 打破國外壟斷。
“轉了一圈,最終我選擇了株洲,這是一場‘雙向奔赴’。”株硬集團研發中心主任曾瑞霖,帶領團隊相繼攻克兩(liang) 項關(guan) 鍵技術,用創新為(wei) 這座城市代言。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株洲堅持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依托完備的製造業(ye) 基礎和一批科研院所,株洲大力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合作,構建起以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61家國家級創新平台、378家省級創新平台為(wei) 主的多層次創新體(ti) 係,支持企業(ye) 創新攻關(guan) 、“揭榜掛帥”,把科技力量更好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渦槳渦軸發動機等80多項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120多項關(guan) 鍵產(chan) 品和零部件實現國產(chan) 替代……近年來,株洲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連續4年居湖南第一,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超過27件,更多“硬核”成果填補了國內(nei) 外技術空白。
——幸福株洲,製造業(ye) 名城有福氣。
“作為(wei) 製造業(ye) 企業(ye) ,落戶株洲很幸福。”今年3月中旬的那場早餐會(hui) ,三一集團董事代晴華至今難忘,“我向市領導提出投建項目的消防手續問題,第二天住建局就帶隊來現場辦公。”
“說實情、講真話、辦成事。”一場早餐會(hui) ,讓許多企業(ye) 讀懂了株洲的發展密碼。一年多來,20場早餐會(hui) ,上百家企業(ye) 的難題一一破解。
優(you) 化營商環境,創造幸福生活,株洲堅持向深化改革要動力。“企業(ye) 開辦一站通”專(zhuan) 窗,“企業(ye) 辦事不求人”機製……目前,株洲已推動300多個(ge) 行政事項實現一次辦、線上辦,辦理時間比2019年平均縮減80%以上。
“感到幸福的不隻是企業(ye) ,員工、居民同樣很幸福。”代晴華說,今天的株洲,環境優(you) 美、交通便利、宜居宜業(ye) ,對年輕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幸福生活,躍動在張湘東(dong) 的相機裏。湘江之畔藍天白雲(yun) 、搬遷居民住進新房、智軌列車四通八達、綠色工廠生產(chan) 繁忙……一張張翻看,張湘東(dong) 露出笑顏:“製造業(ye) 名城展新顏,幸福株洲入畫來。”
(本報記者吳秋餘(yu) 、顏珂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