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團代會首次開展提案工作
《關(guan) 於(yu) 推動青年工作數字化轉型的建議》《關(guan) 於(yu) “科創中心”建設背景下促進青年科創人才集聚的建議》《關(guan) 於(yu) 健全社區青年治理人才培育機製的建議》《關(guan) 於(yu) 打造吸引青年的人民城市“15分鍾生活圈”的建議》……這些,是上海市第十六次團代會(hui) 收集到的代表提案,每一條都在反映青年最關(guan) 心的問題。近日,上海市第十六次團代會(hui) 正在緊鑼密鼓地籌辦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與(yu) 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上海團代會(hui) 首次開展代表提案工作並設立了代表通道,進一步健全青少年群體(ti) 參與(yu)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渠道。
團代表、團徐匯區委書(shu) 記陸璟琨和她的同事從(cong) 今年年初就開始籌備市團代會(hui) 提案,他們(men) 把關(guan) 注的焦點放在了特大型城市青年的通勤問題上。此前,已有專(zhuan) 家在《心理學報》期刊上發表過“通勤悖論”相關(guan) 的研究成果,指出通勤時間將直接影響到人的幸福感。
為(wei) 了讓提案更有說服力、更能代表青年意見,陸璟琨和同事麵向100名青年做了問卷調查,並訪談了12名青年代表,以發現共性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47 %的受訪者居住地距離工作單位超過10公裏,有30%的受訪者每天通勤時間超過1小時,選擇公共交通的青年平均換乘次數達1.31次。此外,網絡信號、溫度、天氣等種種要素都與(yu) 通勤舒適度息息相關(guan) ,各種因素疊加,影響青年通勤體(ti) 驗。
為(wei) 此,陸璟琨在提案中建議,一是加強與(yu) 高校、企業(ye) 、媒體(ti) 的研究合作,引導青年合理規劃居住、就業(ye) 和通勤三者的關(guan) 係,通過共享單車合理布局、增加優(you) 質音頻內(nei) 容供應幫助青年有效利用通勤時間;二是建議完善上海市職住平衡體(ti) 係,尤其是加大產(chan) 業(ye) 聚集地的公租房、廉租房及人才公寓投放力度;三是建議完善交通補貼和住房補貼製度,根據房租和通勤情況設計補貼梯度;四是建議相關(guan) 部門提高數據互聯互通,從(cong) 建設智慧城市幸福交通的高度切實為(wei) 青年群體(ti) 出行提供便利和賦能。
與(yu) 生活幸福感相關(guan) 的,還有青年租房問題。團代表、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團工委副書(shu) 記龍騰在第十九代表團集體(ti) 討論的基礎上,提交了《關(guan) 於(yu) 更好發揮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用,助推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建議》。
2021年,上海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本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並大力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近兩(liang) 年已建設籌措約25萬(wan) 套(間)。調研發現,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後管理與(yu) 青年人的期待相比還有提升的空間。“青年人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認可程度較高,但由於(yu) 項目宣傳(chuan) 範圍有限,一些運營3個(ge) 月至6個(ge) 月的新項目入住率未到80%,供需的渠道尚未得到很好的匹配。”
為(wei) 此,他建議,市區協同,房管、產(chan) 業(ye) 等主管部門搭建資源對接平台,通過發揮隨申辦APP平台“我要租房”應用場景作用,並舉(ju) 辦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進校園、進園區等活動,讓更多青年人能夠接觸到、進而選擇到合適的保租房。“同時,建議在現有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中籌措少量房源建設青年驛站,給予應屆畢業(ye) 大學生7天左右的免租期,讓更多的應屆大學生近悅遠來、樂(le) 業(ye) 安居。”
團代表、團黃浦區委書(shu) 記董磊則關(guan) 注到了近期頗受關(guan) 注的青年就業(ye) 問題。黃浦區是上海的核心城區,新業(ye) 態、新經濟企業(ye) 集聚,高端服務業(ye) 和文化創業(ye) 產(chan) 業(ye) 發達,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就業(ye) 。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一些企業(ye) 麵臨(lin) 裁員或暫停招聘的情況。
董磊還發現,當前在互聯網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迅速發展的情況下,有些青年勞動者從(cong) 多個(ge) 平台獲得收入,這導致固定工作、平台工作難以清晰地劃分。如何實現高質量就業(ye) ,影響了青年的職業(ye) 發展前景和生活水平。
為(wei) 此,董磊和他的團隊建議,一是通過“校企合作”多渠道促進新業(ye) 態新就業(ye) 青年群體(ti) 成長發展,幫助青年人掌握必備的工作技能並樹立正確就業(ye) 觀念;二是通過“政企互動”讓更多新業(ye) 態新就業(ye) 青年權益得到保障。“就目前凸顯的非標準勞動關(guan) 係、過長的工作時間等問題來看,傳(chuan) 統的法律法規很難為(wei) 新業(ye) 態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可以盡快出台新的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工作條件、社會(hui) 保障等標準,以維護新業(ye) 態新就業(ye) 青年群體(ti) 的基本權益。”董磊說。
據悉,本次大會(hui) 共收到來自21個(ge) 代表團的71件提案。提案形式上,包括反映代表團集體(ti) 意見的團體(ti) 提案41件和來自少先隊輔導員、新經濟和新社會(hui) 組織負責人、一線青年代表等個(ge) 人提案30件,主要內(nei) 容涉及青年工作、學習(xi) 、生活等方方麵麵。此外,青年發展指標體(ti) 係、黨(dang) 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青年工作數字化轉型等話題受到代表關(guan) 注。
在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政協委員、團上海市委書(shu) 記上官劍提出了《關(guan) 於(yu) 在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中進一步發揮青少年作用》的提案,引起廣泛關(guan) 注。他當時建議,進一步完善在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中發揮青少年作用的製度和政策體(ti) 係,“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知識灌輸和能力培養(yang) 貫穿在青少年教育的各階段,引導青少年在親(qin) 身體(ti) 驗、親(qin) 身參與(yu) 中感悟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實踐地,上海共青團在團代會(hui) 期間開展代表提案工作,對於(yu) 引導代表和廣大青年為(wei) 青年工作、城市發展建言獻策具有重要意義(yi) 。
本報上海4月2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