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旅觀察:金庸圖書館保下來後該怎麽辦?
中新網嘉興(xing) 4月25日電 題:浙江文旅觀察:金庸圖書(shu) 館保下來後該怎麽(me) 辦?
記者 童笑雨
近期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的金庸圖書(shu) 館去留問題,有了定論。
浙江省嘉興(xing) 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王春燕日前表示,金庸圖書(shu) 館絕對不會(hui) 簡單地一拆了之,保護利用方案正在論證中,方案製訂過程中還將繼續廣泛征詢和聽取社會(hui) 各界的寶貴意見。
金庸圖書(shu) 館坐落於(yu) 嘉興(xing) 學院越秀校區北區校園內(nei) ,係嘉興(xing) 籍文化名人金庸捐資300萬(wan) 元港幣所建,於(yu) 1994年4月3日落成啟用,惠及學子近30年。
金庸圖書(shu) 館被保留,是當地政府對金庸捐贈義(yi) 舉(ju) 的敬畏,是人文關(guan) 懷,是城市溫度,也是對民眾(zhong) 情感的尊重。
一切看似塵埃落定,但在記者看來,“轉危為(wei) 安”的金庸圖書(shu) 館絕不能隻滿足於(yu) “續命”,也不是簡單地“一保了之”,而是要盤活資源,讓金庸的文化情懷成為(wei) 城市閃亮的IP。
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曾於(yu) 3月16日在微信朋友圈中呼籲保留金庸圖書(shu) 館。他認為(wei) ,我們(men) 不僅(jin) 要保留建築,更要保留金庸最初的意願。據悉,圖書(shu) 館落成後,金庸又捐贈20萬(wan) 元港幣用於(yu) 購置圖書(shu) ,並親(qin) 筆題詞:“感我桑梓,錫以嘉名,願盡菲薄,助振斯文。”
他說,在保護利用過程中,當地政府還是要將圖書(shu) 館的使命延續下去,不能移作他用,哪怕是個(ge) 社區圖書(shu) 館,也能成為(wei) 周邊居民的文化加油站,拓展當地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打造成一個(ge) 網紅打卡點也不是壞事。”
但這個(ge) 度,要把握好。金庸杭州雲(yun) 鬆書(shu) 舍,多年前也曾經有一場風波。2012年,由中新網曝光的“金庸捐贈杭州西湖雲(yun) 鬆書(shu) 舍被投訴改會(hui) 所牟利”一事引發熱議。
雲(yun) 鬆書(shu) 舍由金庸耗資千萬(wan) 元,以其小說《笑傲江湖》中的“梅園”為(wei) 原型興(xing) 建。1996年雲(yun) 鬆書(shu) 舍建成後,金庸覺得書(shu) 舍建得太美滿了,又在西子湖畔,不應由他一人獨享,應公諸同好,讓普通人都能分享美景,所以決(jue) 定將雲(yun) 鬆書(shu) 舍無償(chang) 捐贈給杭州市。
但時過多年,書(shu) 舍裏開起了豪華會(hui) 所,提供餐飲服務。書(shu) 香變酒氣,金庸的高風亮節變為(wei) 少數人牟利所在,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新聞曝光後,雲(yun) 鬆書(shu) 舍餐飲服務業(ye) 被叫停,管理方向書(shu) 舍下達了16點整改意見。
如今的雲(yun) 鬆書(shu) 舍,已是一個(ge) 免費景點,是不少金庸迷朝聖之地,是金庸文化的交流、展示平台。整改後,這裏豐(feng) 富了不少有關(guan) 金庸的細節,如回廊牆壁上多出了金庸小說的壁畫,從(cong) 郭靖、黃蓉到令狐衝(chong) 、韋小寶等一應俱全。
這裏也是眾(zhong) 人尋雅之地,各類風雅活動在此間不定時開展,如插花交流會(hui) 、宋代點茶表演等等,不改書(shu) 舍建造之初“以供藏書(shu) 寫(xie) 作和文人雅集之用”的初衷。
對待文化的態度,決(jue) 定著一座城市的格調。金庸無償(chang) 捐贈建設圖書(shu) 館,離不開這兩(liang) 個(ge) 初心:實現文化價(jia) 值的最大化、造福民眾(zhong) 。這離不開有關(guan) 部門的妥善管理、正確引導和合理開發。
中國武俠(xia) 文學學會(hui) 副會(hui) 長、蘇州大學特聘教授湯哲聲認為(wei) ,金庸圖書(shu) 館的保護利用,不應該是“單打獨鬥”,而是要整合浙江的金庸遺存進行體(ti) 係化打造。
事實上,作為(wei) 金庸故鄉(xiang) ,浙江有太多金庸文化可發掘。
在金庸的小說中,常常出現故鄉(xiang) 嘉興(xing) 的蹤跡,如《射雕英雄傳(chuan) 》中高手雲(yun) 集的中秋之戰,就提到了南湖上的煙雨樓;《書(shu) 劍恩仇錄》提到的乾隆身世之謎就在海寧。
此外,嘉興(xing) 還有金庸舊居、金庸書(shu) 院等,舟山還有金庸筆下的桃花島。
湯哲聲說,浙江應該做好金庸這篇文章,將各類遺存串聯起來,進行二次開發,打造成一個(ge) 可體(ti) 驗的文旅品牌項目,推出“跟著金庸遊浙江”旅遊線路,在提高它們(men) 知名度的同時,為(wei) 其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金庸是武俠(xia) 小說大家,在武俠(xia) 文化的弘揚上,湯哲聲認為(wei) 金庸圖書(shu) 館也應占據一席之地。
他說,保留下來的圖書(shu) 館不僅(jin) 是一個(ge) 閱讀的場所,也可以是一個(ge) 武俠(xia) 世界的“烏(wu) 托邦”,武俠(xia) 小說家的講座、各類文化交流,都可以在這裏開展。甚至,金庸圖書(shu) 館還可以聯合當地政府,共同設立“金庸武俠(xia) 小說獎”,打響當地金庸、武俠(xia) 文化這兩(liang) 張金名片。
浙江是一個(ge) “金庸文化”富礦,但目前,其開發似乎並未提上日程。在記者看來,不妨借助此次金庸圖書(shu) 館去留風波契機,梳理浙江的金庸文化資源。
2024年是金庸誕辰100周年,一代大師留下的文化寶藏,需要我們(men) 的創新性開發,其潛在價(jia) 值應當得到更好的發揮。(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