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紅土地高質量發展春潮湧

發布時間:2023-05-09 11:13:00來源: 人民日報

  贛南,重巒疊嶂,滿目蔥蘢,嶺上開遍映山紅。

  紅軍(jun) 長征出發地,江西贛州於(yu) 都縣,新落成的長征大劇院內(nei) ,《長征第一渡》演出震撼人心。80多年前,飄揚的紅旗,正是從(cong) 這裏出發,在大地上走出一條“紅飄帶”。

  對這片英雄的土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2019年5月22日,在聽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zheng) 先”。

  2012年6月,國務院出台關(guan) 於(yu) 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xing) 發展的若幹意見;2022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複同意建設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進入新時代以來,贛州乘勢而上,奮勇爭(zheng) 先,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奏響了崛起奮進的昂揚樂(le) 章。

  深入這片革命老區,發現這裏變了,變得更加年輕、更加從(cong) 容,實現目標的信念更加執著而堅定。

  行走贛州,看什麽(me) ?

  看交通,通江達海,活力迸發——

  坐上贛深高鐵,翻越嶺南群山,隻需兩(liang) 個(ge) 小時便到達深圳。“背包客”們(men) 乘坐高鐵來贛州看古城、逛宋街,品嚐客家美食。“節假日要排隊等座呢!”餐飲店老板喜笑顏開。

  一年來,瑞梅鐵路、長贛高鐵開工,瑞金機場、五雲(yun) 碼頭主體(ti) 完工,尋龍高速建成通車,“三縱三橫六聯”的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7條59.1公裏快速路投入使用,綜合交通路網加速成形。

  大動脈通,微循環暢。車行贛南,青山綠水間,柏油路串起一個(ge) 個(ge) 白牆黛瓦的村落。老區人民從(cong) 雙腳丈量到抬腳上車,駛入發展致富的快車道。

  交通先行百業(ye) 興(xing) 。江西供銷(信豐(feng) )冷鏈物流園裏,大屏幕上的中國地圖,數據閃爍,一條條物流線,匯成“金色飄帶”。沿著這條“飄帶”,香甜可口的贛南臍橙,發往全國各地,走向百姓餐桌。

  82歲的袁守根不曾想到,他50多年前帶回的臍橙樹苗,如今已漫山遍野,山上果園甜蜜生金,老區人民喜上眉梢。

  圍繞小小臍橙,贛州文章越做越大,種植麵積達178萬(wan) 畝(mu) ,形成了果汁、精油、分選設備製造等全產(chan) 業(ye) 鏈條,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品牌價(jia) 值686.37億(yi) 元,“世界橙鄉(xiang) ”名揚天下。

  看創新,換擋升級,動力澎湃——

  在贛州大地上,如臍橙一般蓬勃生長的,還有一株株“科技樹”“產(chan) 業(ye) 樹”,創新驅動,發展躍上新平台。

  在定南縣嶺北鎮三丘田稀土礦山的數字化信息控製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智能顯示屏上觀察著一個(ge) 個(ge) 數據。“通過礦山生產(chan) 過程控製,勞動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2倍,成本降低了10%左右,形成了離子型稀土礦山智能、高效、綠色開采新模式。”礦企負責人黃凱龍介紹。

  走進贛州富爾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燒結生產(chan) 車間,高性能燒結爐在高速運轉,卻隻見一兩(liang) 名工人。公司改變傳(chuan) 統生產(chan) 方式,實現智能化改造,研發的稀土電子材料綠色設計平台成為(wei) 國家級綠色製造係統集成項目。

  “在贛州,你可以看到稀土產(chan) 業(ye) 正在從(cong) 單一資源開采,向補鏈、延鏈、強鏈的高質量方向奔跑!”在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齊濤看來,在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帶動下,未來贛州有望成為(wei) 科技高地、人才高地。

  2022年,贛州有色金屬和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三大產(chan) 業(ye) 規上營收分別突破2000億(yi) 元、1600億(yi) 元、700億(yi) 元,分別增長24%、21%和79%。

  看開放,內(nei) 引外聯,抓住機遇——

  贛州國際陸港,龍門塔吊下五顏六色的集裝箱整齊排放。隨著汽笛響起,滿載著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產(chan) 品、家具的鐵海聯運班列駛出陸港,駛向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世界。

  一子落定滿盤活。國際陸港使贛州融入新格局,服務大戰略,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贛州最大的區位優(you) 勢是毗鄰大灣區,我們(men) 要緊緊抓住國家戰略提供的曆史機遇,對標灣區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實現產(chan) 業(ye) 承接和產(chan) 業(ye) 升級。”贛州市市長李克堅說。

  “大灣區能做的,我們(men) 也要做到”,昔日蘇區幹部好作風,化為(wei) 護航高質量發展真行動:80%以上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企業(ye) 開辦半天辦結,超過1300項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建立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政企圓桌會(hui) 議、安靜生產(chan) 期等製度,對企業(ye) “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2023年一季度,贛州市外貿進出口232.4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65.9億(yi) 元,同比增長36.9%。

  看民生,安居樂(le) 業(ye) ,美麗(li) 平安——

  今年4月,贛州市在江西省高質量發展考核中拿到第一名。這是江西省委、省政府2013年開展分類綜合考核以來,贛州市連續10年獲得全省先進。

  高質量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更宜居的環境、更穩定的收入和更幸福的生活,986萬(wan) 贛州百姓分享了發展的成果。

  “出門就是公園,空氣清新,健身設施齊全,每天都是好心情。”贛州蓉江新區溫馨家園小區的居民廖桂香難掩喜悅。

  2022年,全市民生支出達849.08億(yi) 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6%;城鎮新增就業(ye) 7.93萬(wan) 人,新增轉移農(nong) 村勞動力11.56萬(wan) 人;新增學位7.02萬(wan) 個(ge) ,總量達到159.4萬(wan) 個(ge)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wan) 元,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10年全省第一。

  當然,贛州人最驕傲的,人們(men) 必要去看的,還是那條永不褪色的“紅飄帶”。

  4月18日一大早,於(yu) 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紅軍(jun) 烈士後代孫觀發老人便起身收拾,將桌椅擦得一塵不染。

  2019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贛州期間來到潭頭村,同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幹部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詢問他家收入怎麽(me) 樣、兒(er) 子兒(er) 媳在哪裏就業(ye) 、孩子在哪裏上學、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家裏還有什麽(me) 困難和願望。

  如今,村子人氣越來越旺,發展越來越紅火,村民們(men) 紛紛開起了民宿。一張桌子、幾杯清茶,孫觀發老人跟遠近客人講紅軍(jun) 的故事,講總書(shu) 記來到潭頭村的故事。

  這天,孫觀發等候的是於(yu) 都中學高二年級的孩子們(men) 。學校組織“感悟長征精神徒步行”活動,同學們(men) 徒步跋涉3個(ge) 多小時,來到潭頭村。看著湧進屋裏滿頭大汗的孩子們(men) ,孫觀發樂(le) 嗬嗬地迎接著:“先喝口水,歇一會(hui) 兒(er) ,然後再來聽故事。”

  英雄桑梓地,遍開幸福花。老區精神,灣區思維,特區幹勁。當年那條“紅飄帶”留下的紅色基因,映照著為(wei) 民初心,更激勵著使命擔當,引領著贛州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向著新的目標,進發!

  (本報記者朱磊、史一棋參與(yu) 采寫(xie) )

  (相關(guan) 報道見第六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