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展演民族文藝節目 集中展示各民族文藝創作新成果
中新網南寧5月8日電 (記者黃豔梅)《趕歌圩》《長桌酒》《山海歡歌》《琵琶聲聲話同心》《民族團結花盛開》……8日,一個(ge) 個(ge) 具有濃鬱民族特色、鮮明地域特點的民族歌舞節目輪番上演,集中展示廣西各民族文藝創作新成果。
當天,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hui)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廣西民族文藝節目展演活動在南寧市青秀山銅鼓音樂(le) 台舉(ju) 行。
作為(wei) 2023“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內(nei) 容之一,此次展演以“推動各民族文化傳(chuan) 承保護創新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wei) 主題,共分為(wei) 歡騰八桂、團結交融、同心築夢等三個(ge) 篇章。舞獅、民族歌舞、歌舞劇、獨弦琴演奏等形式多樣的表演展示了廣西民族文化的繁榮與(yu) 多姿多彩。
“你看那仙山聖堂,天上鋪畫廊;你看那高山杜鵑,雲(yun) 裏吐芬芳;你看那山上山下,瑤寨大變樣……”來自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瑤族文化藝術研究展示中心的20名成員帶來《瑤夜山歌》歌舞表演。據表演者成員郝豔介紹,這個(ge) 節目通過歌舞形式展示了瑤族民眾(zhong) 歡慶節日的熱鬧場景。
郝豔從(cong) 事文藝工作20餘(yu) 年,現是金秀瑤族自治縣瑤族文化藝術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她介紹,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民族文藝工作者隊伍。該中心的人員中,20歲至30歲年齡層占了一半。近年來,該中心成員積極參與(yu) 文化惠民等演出活動,通過“走出去”等多形式推介瑤族文化藝術成果,助力當地打響“世界瑤都”品牌。
廣西是個(ge) 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世居民族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12個(ge) ,民族文化絢麗(li) 多彩。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hui) 介紹,此次活動將通過搭建各民族文藝節目展示和交流平台,鼓勵全區各地創作更多具有中華文化底蘊、汲取各民族文化營養(yang) 、融合現代文明的文藝精品,從(cong) 而推動各民族文化傳(chuan) 承、保護、創新,促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為(wei) 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