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上海在新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5-12 15:47:00來源: 人民日報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本報今日起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欄目下,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分批次深入基層調研采訪,深刻揭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引領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彰顯出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wei) 力,挖掘各地區各領域因地製宜、因事製宜,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經驗做法和突出亮點,從(cong) 而更好凝聚力量,促進工作開展,服務發展大局。

  初夏時節,草木勃發,黃浦江畔一片生機盎然。

  上海,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

  2022年上海全市生產(chan) 總值達到4.47萬(wan) 億(yi) 元,經濟總量穩居全國中心城市首位;

  2022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30萬(wan) 國際標準箱,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2年上海市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比重提高到43%,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1.5萬(wan) 億(yi) 元;

  …………

  “展望未來,我們(men) 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壯闊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一定能展現出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切囑托,上海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百舸爭(zheng) 流,奮楫者先。新時代新征程,上海如何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日前走進上海,感受這個(ge) 不斷見證奇跡的地方續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的篇章。

  改革開放持續攻堅,以高水平開放助力高質量發展

  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you) 勢。

  背靠長江水,麵向太平洋,上海長期引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開放、創新、包容是上海最鮮明的品格。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海以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姿態和擔當,加快推出更多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突破性創新,努力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營商環境改革深入推進。

  調研中,浦東(dong) 隱冠半導體(ti) 公司總經理吳立偉(wei) 講述了他的故事。公司想要新增股東(dong) ,推行股權激勵。但按原有程序,審批要走3個(ge) 流程、準備3次材料、時間跨度近一年。好消息是,浦東(dong) 新區近來推進商事登記確認製改革,3個(ge) 流程一次走完,3天辦好。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自2018年起,上海連續實施6輪優(you) 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在證照辦理、項目審批、企業(ye) 注銷等方麵形成了一批創新經驗並在全國複製推廣。

  率先開展“文體(ti) 旅一證通”、環評排汙“兩(liang) 證合一”、以企業(ye) 信用信息報告代替行政合規證明等首創性改革試點……上海著力加強改革係統集成,一批重大改革舉(ju) 措接續推出,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利用外資質量持續提高。

  4月9日,特斯拉宣布在上海臨(lin) 港加碼投資,修建一座儲(chu) 能超級工廠,工廠將規劃生產(chan) 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儲(chu) 能電池,計劃於(yu) 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chan)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超過95%的產(chan) 業(ye) 鏈本土化率。

  上海是外商投資中國的首選地之一。近年來,上海利用外資呈現逆勢增長態勢。今年一季度,實際使用外資7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8.1%。總部經濟集聚發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累計分別達到907家、538家。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上海穩步推進製度型開放,大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構築開放型經濟新優(you) 勢。

  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目前,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推介會(hui) 陸續在世界各地開展,簽約麵積已超26萬(wan) 平方米。作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展會(hui) ,進博會(hui) 已經成為(wei) 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開放的載體(ti) 、多邊主義(yi) 的舞台,前五屆累計意向成交金額3458億(yi) 美元。

  浦東(dong) 高水平改革開放全力推進、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建設跑出“加速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紮實展開……上海統籌推進各類開放平台建設,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you) 、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內(nei) 生動力強勁

  進入上海榕融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廠房,一股熱氣撲麵而來。16條超百米長的生產(chan) 線上,機器飛轉。一條條氧化鋁絲(si) 化後,如蠶絲(si) 一般在履帶上前行。拿起一根氧化鋁纖維紗線,公司負責人介紹:“紗線由9微米直徑細紗合股並撚,耐高壓高溫、阻燃,可用來製作宇航員防護服,這一突破纖維材料製造的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高性能纖維材料的行業(ye) 空白。”

  榕融新材料的發展是上海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現代化水平的一個(ge) 縮影。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上海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成勢、未來產(chan) 業(ye) 搶先布局。

  創新是上海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張江如今已匯聚2.3萬(wan) 家企業(ye) 、50萬(wan) 從(cong) 業(ye) 人員,萬(wan) 人有效發明專(zhuan) 利725件,是上海全市平均擁有量的10多倍。僅(jin) 以芯片領域為(wei) 例,全球芯片設計10強中有7家在張江設立了區域總部、研發中心。

  加速全球創新資源集聚,上海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壯大,3家國家實驗室成立運行,上海光源二期、軟X射線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投運,全球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初步形成。

  推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上海大力建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chan) 業(ye) 創新高地。

  “以人工智能為(wei) 例,上海聚焦‘算法創新+場景賦能’,推動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揭牌運作,原創算法、智能芯片等取得突破,產(chan) 業(ye) 人才占全國1/3。”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說。

  將創新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第一驅動力,上海優(you) 化“政府有為(wei) 、專(zhuan) 班推進”+“市場主導、揭榜掛帥”機製,全力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攻堅戰。嘉定新城,加快建設“汽車製造領跑+智能傳(chuan) 感領航”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力爭(zheng) 2025年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出達到萬(wan) 億(yi) 級規模;鬆江新城,做大“科創走廊+數字雲(yun) 城+智慧樞紐”數字化轉型平台,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當前,上海又積極競逐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新賽道,前瞻布局未來健康、未來智能等五大未來產(chan) 業(ye)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jun) 說,“錨定未來,上海提出了新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等4個(ge) 新賽道產(chan) 業(ye) 總規模突破4.5萬(wan) 億(yi) 元。”

  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百姓生活水平持續提升

  上海徐家匯路黃陂南路公交站,一塊水墨色的公交站牌屏幕,顯示著8條公交線路後續車輛預計到達的時間,在每個(ge) 數字背後,還有幾個(ge) 人形標識。

  “1個(ge) 人形,代表公交車內(nei) 還有座位;2個(ge) ,代表沒座位了,但站立空間還比較足;3個(ge) ,就是比較擁擠了。”站在屏幕前,上海公共交通廣告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小宗提醒記者注意另一個(ge) 輪椅的標識,表明這輛公交車上配備了無障礙設施,“通過我們(men) 的智慧雲(yun) 平台和大數據分析,可以精準顯示公交車內(nei) 部實時信息。”

  這樣的墨水屏幕,目前在上海浦西中心城區基本實現全覆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上海始終堅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作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辦事的最基層一線窗口,群眾(zhong) 辦事能不能進一個(ge) 門、取一個(ge) 號、一窗辦成?”浦興(xing) 路街道位於(yu) 浦東(dong) 新區東(dong) 北部,轄區麵積6.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近18萬(wan) ,社區內(nei) 老年人群體(ti) 、外來人員較多,辦事需求多樣化,如何緩解群眾(zhong) 辦事難,是中心主任王建勝被問到最多的問題。

  這個(ge) 中心雖小,業(ye) 務卻不少,有人社、民政、公安、衛健等11個(ge) 部門的208項業(ye) 務事項,種類多、政策性強。王建勝說:“要想實現所有事項的綜合受理,首要的問題是服務係統的整合。”

  基層提需求,改革給方案。2018年起,上海“一網通辦”改革持續深入,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全麵落實上海市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一律免於(yu) 提交,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原則上一律免於(yu) 提交實體(ti) 證照;同時升級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係統,整合各部門的業(ye) 務條線,實現了一張網、一個(ge) 係統,一個(ge) 賬號登錄受理。

  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一網通辦”實名注冊(ce) 個(ge) 人用戶超過7968.93萬(wan) ,法人用戶超過311.06萬(wan) ,接入事項3622項,累計辦件量達3.36億(yi) 件,2022年度網辦率達83.97%,實名“好差評”係統的好評率超過99%,企業(ye) 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優(you) 質的供給服務人民。上海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為(wei) 廣大市民創造高品質生活。黃浦江和蘇州河這“一江一河”累計87公裏長的岸線貫通開放後,上海不斷實施品質提升工程,打造世界級濱水區,讓曆史上的“工業(ye) 鏽帶”更好成為(wei) “生活秀帶”“發展繡帶”。在徐匯濱江,每到周末,滑板、跑步、露營的市民與(yu) 江麵往來的船隻相映成趣,兩(liang) 座被稱為(wei) “雙子塔”的西岸智塔拔地而起,匯聚了眾(zhong) 多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上下遊企業(ye) 和研究機構,一派生機勃勃。未來,這裏將有一條跨越黃浦江的纜車“浦江之心”連接浦東(dong) ,“一江一河”的美麗(li) 故事還在繼續。上海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優(you) 質均衡水平,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和“兩(liang) 舊一村”改造。位於(yu) 靜安區的張園,是上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築形式最豐(feng) 富的曆史建築群之一,如今已成為(wei) 曆史風貌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的新名片。

  上海的高質量發展成果,還在向長三角輻射,在更大範圍內(nei) 惠及群眾(zhong) 。在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內(nei) ,分別在上海、江蘇、浙江繳納醫保的246萬(wan) 居民,可以享受到“跨省無感”的醫療服務。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跨省就醫無須辦理備案就可以直接刷卡結算,覆蓋示範區內(nei) 所有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依托國家醫保電子憑證,三地參保人員隻需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即可實現“不帶社保卡看病”,目前已有75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該功能。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重大決(jue) 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海正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新征程上奮力創造新奇跡、展現新氣象。

  (本報記者劉士安、歐陽潔、方敏、巨雲(yun) 鵬)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