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監督執紀多了一雙“眼睛”(基層治理新實踐)
“我們(men) 拿起手機一點,便能知道村裏的事怎麽(me) 做、錢怎麽(me) 花。有訴求或問題要反映,隻需在微信群裏發一段文字或者語音,就有人及時辦理,也有人跟辦催辦。”說起村務公開,福建省泉州市很多村民深有感觸。這樣的變化,來自泉州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台的建設。
去年9月,泉州市紀委監委搭建形成“監督信息平台+微信監督群”的總體(ti) 架構,群眾(zhong) 可通過監督信息平台反映問題和案件線索,有助於(yu) 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基層風腐問題;村裏各類信息在微信監督群裏及時公開,群眾(zhong) 遇到困難或問題也可隨時在群裏反映,有助於(yu) 督促各級各部門辦好民生實事。泉州市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泉州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台不僅(jin) 成為(wei) 做強基層監督的重要載體(ti) 和抓手,更成為(wei) 密切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
村村有群 戶戶入群
“群眾(zhong) 可在微信群裏隨時反映民生問題,我們(men) 一方麵推動解決(jue) 民生問題,另一方麵注意從(cong) 中查找案件線索”
今年2月27日,安溪縣龍門鎮紀委開了一場由所有鎮村幹部參加的警示教育會(hui) ,通報此前縣紀委監委查處的該鎮溪瑤村兩(liang) 名村幹部以偽(wei) 造項目的方式套取資金違規報支費用的違紀問題。
這一問題的發現,就源自群眾(zhong) 通過監督平台反映的線索。
“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台采取‘村村有群、戶戶入群’的模式,目前已建立6800多個(ge) 微信監督群,全麵覆蓋2546個(ge) 村(社區),入群人數達179萬(wan) 多人。”牽頭負責平台開發建設的泉州市紀委監委黨(dang) 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郭順明說:“群眾(zhong) 可在微信群裏隨時反映民生問題,我們(men) 一方麵推動解決(jue) 民生問題,另一方麵注意從(cong) 中查找案件線索。”為(wei) 保護個(ge) 人隱私,對於(yu) 實名舉(ju) 報的案件線索,群眾(zhong) 可通過微信小程序,直接報送到監督信息平台上。
哪些小微權力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哪些領域極易誘發微腐敗?泉州市紀委監委推動職能部門梳理了黨(dang) 務、村務、財務三大類27個(ge) 公開事項,重點督促各村(社區)做好村級收支,以財務報表和原始發票方式公開、工程項目和資產(chan) 資源處置全鏈條公開、涉民利益事項即時性公開,接受群眾(zhong) 實時監督。
“我們(men) 每個(ge) 月都要把依法依規應公開的發票、工程建設進展情況、涉民利益事項上傳(chuan) 到監督平台,然後轉發到微信監督群進行公示。”負責上傳(chuan) 公開事項的南安市梅山鎮蓉溪村報賬員李麗(li) 蓉說。
泉州市紀委監委緊盯主體(ti) 責任落實,推動村(社區)公開事項全覆蓋。在安溪縣,紀委監委推動建立駐村幹部聯審機製,全縣488個(ge) 村(社區)的鄉(xiang) 鎮駐村幹部對村(社區)所有支出發票逐一審核、蓋章、簽字;在豐(feng) 澤區泉秀街道,泉秀新村老舊小區改造前,群裏先後公示了18次改造方案,施工時住戶可以在“泉秀新村鄰裏群”查看項目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
全程記錄 跟進解決(jue)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和幹部通過平台分析研判共性問題,推動相應主責單位和人員妥善解決(jue) 群眾(zhong) 訴求
“我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沒想到就有人馬上幫忙處理,困擾我們(men) 村1700多人的出行難題解決(jue) 了,真是太感謝了!”看到停運一年多的公交車複通到村裏,家住洛江區羅溪鎮廣橋村的夏女士感激不已。
幾個(ge) 月前,夏女士在村裏的監督群提交了“羅溪鎮區到廣橋村的306路公交車已經停了一年多了,我們(men) 出行很不方便,希望盡快幫我們(men) 解決(jue) ”的訴求。經鎮紀委了解,公交車停運是由於(yu) 路麵改造導致的。鑒於(yu) 公交車的管理權限不在鎮裏,羅溪鎮黨(dang) 委按照群眾(zhong) 訴求解決(jue) 機製,上報洛江區紀委監委分流督促解決(jue) 。
在市級監管平台後端,像夏女士這樣的訴求,從(cong) 接收到移交,從(cong) 辦結到反饋,監督平台全程記錄,可查詢、可追蹤、可溯源。
為(wei) 讓群眾(zhong) 主動參與(yu) 進來,提升監督平台的活躍度,泉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在加大宣傳(chuan) 力度的同時,完善監督平台群眾(zhong) 訴求處置流程,提出相關(guan) 工作要求。
“老人打牌打到很晚,影響周邊村民休息”“鎮垃圾中轉站後側(ce) 排水溝堵塞,希望清理”……一條條看似較小卻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利益的訴求,通過監督微信群一一登記,然後由村幹部跟進、辦理,村級辦理不了的,就上報鎮裏;超越鄉(xiang) 鎮管理權限的,就上報縣裏、市裏。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和幹部通過平台分析研判共性問題,全麵查找背後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分地域分領域分層級分階段跟進監督,推動相應主責單位和人員妥善解決(jue) 群眾(zhong) 訴求。平台後台顯示,從(cong) 去年9月以來,全市已辦理群眾(zhong) 訴求25692件,還有更大數量的群眾(zhong) 訴求直接在微信群提出並辦結,其中5天以內(nei) 辦結的占90%。
監督落地 提質增效
有效遏製了基層“微腐敗”問題,促進了基層風氣不斷好轉,而且有力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不久前,德化縣龍門灘鎮紀委書(shu) 記林長钜在“網巡”中發現,該鎮大溪村群眾(zhong) 在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台上反映村民違規建設問題。“這其中會(hui) 不會(hui) 存在幹部失職失責問題?”出於(yu) 職業(ye) 敏感,林長钜立即開展走訪調查,發現3戶村民占用基本農(nong) 田違法建房,大溪村原村委會(hui) 主任兼土地協管員鄭某因監管不力受到黨(dang) 內(nei) 警告處分。
“有了這個(ge) 平台,相當於(yu) 基層監督執紀多了一雙‘眼睛’,我每天都要花大約一個(ge) 小時瀏覽平台的前後端,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林長钜的體(ti) 會(hui) ,當地不少鄉(xiang) 鎮紀檢監察幹部感同身受。
不僅(jin) 如此,該平台也為(wei) 市、縣兩(liang) 級紀委監委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提供了保障。華僑(qiao) 大學法學院教師、泉州市監委特約監察員白曉東(dong) 認為(wei) ,監督平台不僅(jin) 有效遏製了基層“微腐敗”問題,促進了基層風氣不斷好轉,而且還有力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許多村幹部也從(cong) 中嚐到甜頭。“現在村務都在群裏公開,群眾(zhong) 的質疑少了,理解支持多了。”晉江市池店鎮禦輦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曾煥銘說。群眾(zhong) 信任度的提升,讓不少地方更加注重發揮監督平台增進幹群關(guan) 係的作用。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村裏開會(hui) 在網上直播。”去年12月,安溪縣湖頭鎮溪美村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主題為(wei) 群眾(zhong) 建房搖號,全程通過監督微信群進行“直播”,當地一名在廣東(dong) 做生意的鄉(xiang) 賢全程觀看後,豎起了大拇指,“非常透明、非常公道,我們(men) 信服。”
安溪縣紀委監委黨(dang) 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劉木釵介紹,今年縣紀委監委把“微直播”和利用微信小程序開展民意調查作為(wei) 一項有效機製固化下來,提升平台活躍度,提高群眾(zhong) 參與(yu) 度。截至目前,該縣已開展微信小程序民意調查34次,吸收群眾(zhong) 意見建議51條。
“我們(men) 打造建設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台,就是要讓基層‘微腐敗’無處遁形,讓群眾(zhong) 反映訴求‘有門有路’,進而推進基層治理落地落實,實現善治久治。”泉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shu) 記、市監委主任傅藏榮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