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尋夢大運河:在三灣河畔“一眼千年”

發布時間:2023-05-18 10: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揚州5月17日電 題:尋夢大運河:在三灣河畔“一眼千年”

  中新網記者 李夢 崔佳明 楊顏慈

  江南的五月雲(yun) 煙氤氳、斜風細雨。在大運河的原點江蘇揚州,古運河的新畫卷徐徐展開,講述著城與(yu) 河交織兩(liang) 千五百多年的故事。

  據《左傳(chuan) 》記載,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挖下邗溝的第一鍬土。至隋煬帝時,在邗溝的基礎上開挖南北大運河。揚州,便是運河的原點。貫通南北、溝通東(dong) 西,曆朝曆代,海內(nei) 外的文人墨客、富商高僧順著運河水道往來於(yu) 這一淮左名都。

  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位於(yu) 瘦西湖外,是運河揚州段最古老的一段。據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賀雲(yun) 翱介紹,2014年,由揚州牽頭的大運河聯合申遺成功。“三灣段作為(wei) 古運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

  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講解員告訴中新網記者,明代萬(wan) 曆二十五年,為(wei) 解決(jue) 漕運交通的問題,按照“三灣抵一壩”的思路,原有的100多米河道改彎後變成了1.7公裏,形成運河三灣,成為(wei) 知名水利工程。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三灣在工業(ye) 化浪潮下成為(wei) 工廠聚集區,水質惡化、河道淤淺、棚戶林立、垃圾遍布。直至2014年,經過當地政府“斷腕”式的生態修補,昔日的“工業(ye) 鏽帶”變身“生活秀帶”。

  記者了解到,揚州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全麵推進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生態修複,三灣片區累計關(guan) 停搬遷工業(ye) 企業(ye) 89家,拆遷城中村居民671戶,退耕及修複濕地680畝(mu) ,重現了運河三灣清水綠岸。

  經過一係列治理修複,曾經的“環境痛點”變成了“生態亮點”,昔日的荒地轉變為(wei) 鳥語花香的生態文化公園。放眼望去,水麵平靜開闊、遠處的大運塔佇(zhu) 立在一片綠色之中,偶爾有水鳥飛過。憶往昔,算而今,重到須驚。

  年過七旬的揚州市民楊文龍對運河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見證了三灣的蛻變,如今還時常來這裏逛一逛。“整治以後,三灣的麵貌煥然一新,這是造福民眾(zhong) 的民生工程。”

  賀雲(yun) 翱也觀察到,中國大運河正不斷活化與(yu) 煥新。“運河的故事同曆代生活在運河兩(liang) 岸的民眾(zhong) 息息相關(guan) ,要從(cong) 運河曆代的開挖者、規劃者、使用者身上發現故事。還要通過運河考古遺址公園、運河博物館等不同文化載體(ti) 的建設,用不同的方式描繪出運河的前世、今生與(yu) 未來。”

  沿著三灣公園的剪影橋步行,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就在不遠處,如同一艘巨輪停靠在揚州三灣古運河畔。三灣,承載著運河的過往;巨輪,引航著運河的未來。(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