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與實踐路徑

發布時間:2023-05-18 14:55: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趙崢

  黨(dang) 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在全黨(dang) 深入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是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舉(ju) 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些本質要求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具有內(nei) 在統一性和高度關(guan) 聯性,並為(wei) 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加明確的實施路徑。

  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就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完善黨(dang) 領導現代化建設的體(ti) 製機製,持之以恒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深入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以黨(dang) 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hui) 革命。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完善分配製度,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

  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解決(jue)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紮實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yu) ,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充分發揮人民群眾(zhong) 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

  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chuan) 播中國思想,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就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guan) 係,在做大“蛋糕”的同時把“蛋糕”分好。堅持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製度體(ti) 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hui) 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製,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就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就要建立以合作共贏為(wei) 核心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chan) 品的提供者,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就要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朝著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奮勇前進,促進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為(wei) 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貢獻。(趙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