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

發布時間:2023-05-18 16:0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複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ya) 留學生,鼓勵他們(men) 為(wei) 推動中國同中亞(ya) 國家關(guan) 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ya) 留學生備受鼓舞。他們(men)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珍惜在華學習(xi) 機會(hui) ,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為(wei) 促進中亞(ya) 國家與(yu) 中國交流合作、推動構建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貢獻青春力量。

  目前,近200名來自中亞(ya) 五國的留學生正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習(xi) 。不久前,土庫曼斯坦留學生若賀曼組織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ya) 留學生共同致信習(xi) 近平主席,講述在華留學生活情況,表達了努力學習(xi) 、加強合作、為(wei) 構建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貢獻力量的決(jue) 心。“沒想到,我們(men) 很快就收到了複信。這是我們(men) 在中國留學的日子裏最難忘的經曆。”若賀曼激動地說。

  談起給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信的初衷,若賀曼表示:“去年是中亞(ya) 國家和中國建交30周年。去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訪就選擇了中亞(ya)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即將在西安舉(ju) 行。想到這些對中亞(ya) 國家、對中國都具有重大意義(yi) 的事件,同學們(men) 都希望能為(wei) 推動中亞(ya) —中國國家關(guan) 係做點事情。”

  若賀曼今年29歲,已經在中國學習(xi) 生活了13年。13年來,若賀曼親(qin) 身感受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麵貌。他曾在陝西西安了解古絲(si) 綢之路的曆史,在甘肅蘭(lan) 州品味風土人情,在西藏領略當地的快速發展和壯麗(li) 景色……“我正在攻讀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方向的博士學位,希望了解更多中國發展經驗,並介紹給更多的人,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為(wei) 促進中亞(ya) 國家和中國關(guan) 係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收到習(xi) 近平主席的複信,我們(men) 感到非常幸福、非常溫暖。”就讀於(yu) 石油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留學生米爾說,“我曾經去過多個(ge) 中國城市,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曆史文化。在古代,中國就有許多偉(wei) 大的發明創造;現在,中國的迅速發展更是讓世界驚歎。”米爾希望畢業(ye) 後可以為(wei) 中亞(ya) 國家和中國在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領域的合作交流作出自己的貢獻。

  哈薩克斯坦留學生木哈的父親(qin) 在哈當地中資企業(ye) 從(cong) 事管理工作,木哈從(cong) 小對哈中合作故事耳濡目染。他說,正如習(xi) 近平主席在複信中強調的,中國同中亞(ya) 國家的友好關(guan) 係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誌、有為(wei) 青年傳(chuan) 承和發揚。“來華留學機會(hui) 很珍貴,將為(wei) 我們(men) 未來發展積攢下語言優(you) 勢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希望將來能為(wei) 中亞(ya) 國家和中國的合作搭建友誼橋梁,貢獻更大力量。”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國中亞(ya) 關(guan) 係不斷邁上新台階,各領域合作駛入快車道,給雙方人民帶來福祉。中亞(ya) 留學生對即將舉(ju) 行的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充滿期待。

  “習(xi) 近平主席在我的祖國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倡議。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給各方帶來諸多益處。”木哈說,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的舉(ju) 行,將推動各國繼續共同努力,在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學習(xi) 中國京劇水袖、學做中國美食、到中國各地旅遊……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麗(li) 亞(ya) 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充滿興(xing) 趣,渴望了解中國的各個(ge) 方麵。她告訴記者,自己一家就是哈中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受益者,她的母親(qin) 在哈薩克斯坦一家中國企業(ye) 從(cong) 事會(hui) 計工作。“哈中深化合作為(wei) 我們(men) 創造了很多就業(ye) 機會(hui) ,促進了民眾(zhong) 生活水平的提高。”阿麗(li) 亞(ya) 正在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希望未來和母親(qin) 從(cong) 事一樣的工作,並將更多中國發展的故事、哈中合作的故事講給家鄉(xiang) 人聽。

  “我們(men) 想更多了解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期待中亞(ya) 國家與(yu) 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塔吉克斯坦留學生謝思朝今年就要本科畢業(ye) ,在中國的學習(xi) 讓他掌握了紮實的專(zhuan) 業(ye) 知識。他希望將來用所學知識促進塔中交流合作,為(wei) 塔吉克斯坦的發展貢獻力量。謝思朝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中亞(ya) 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帶來了很多機遇,尤其是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麵取得了重要成果,“相信中亞(ya) 國家和中國攜手合作的前景會(hui) 越來越寬廣”。

  若賀曼說,10年來,中亞(ya) 國家和中國在人文、科技、經貿等領域務實合作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很多中亞(ya) 學生來到中國留學,成為(wei) 中亞(ya) 國家與(yu) 中國關(guan) 係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我們(men) 相信未來雙方關(guan) 係會(hui) 更加緊密,各個(ge) 領域交流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實現共同發展與(yu) 繁榮。”

  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留學生張阿龍正上大一,對未來的學習(xi) 生活充滿憧憬。他說:“習(xi) 近平主席的複信飽含對在華中亞(ya) 留學生的關(guan) 心和鼓勵。我們(men) 中亞(ya) 國家青年將與(yu) 中國青年一道,傳(chuan) 承發揚友好關(guan) 係,共同創造中亞(ya) 同中國關(guan) 係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報記者 龔 鳴 徐卓青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