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江蘇常州:破解“化工圍江” 擁抱綠色轉型

發布時間:2023-05-22 11:2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一迪)5月20日,記者來到江蘇常州濱江開發區采訪,緊鄰長江岸線的常州長江大保護展示館裏,全方位展現常州推動長江大保護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和成效。

  鮮有人知,該展館是在一家化工企業(ye) 舊址上改造而來,一文一圖、一磚一瓦記載著沿江生態的點滴變化。

  “對生長在長江沿岸的老百姓來說,長江有著特殊的意義(yi) ,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離不開長江的饋贈和滋養(yang) 。長江常州段岸線總長25.8公裏,是江蘇省沿江城市中岸線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業(ye) 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展館工作人員介紹,濱江開發區大大小小的化工企業(ye) 一度輝煌,但靠江吃江的產(chan) 業(ye) 布局讓當地生態容量越來越小。

  曾經,31家化工企業(ye) 密集坐落在長江常州段沿岸,每家企業(ye) 到江岸線的距離,都在1公裏之內(nei) ,甚至還有企業(ye) 緊挨江堤,居民飽受汙染之苦。

  為(wei) 破解 “化工圍江”頑疾,常州全麵部署推進長江大保護專(zhuan) 項行動,係統推進“停、轉、拆、綠、提”五大行動,同步編製三年行動計劃和各年度工作要點,統籌推進沿江生態修複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一串數字呈現了濱開區推進生態修複與(yu) 綜合整治的效果:近年來,濱開區安全拆除化工企業(ye) 45家,實現沿江一公裏範圍內(nei) 低質低效化工企業(ye) “清零”;長江岸線累計複綠超3300畝(mu) ,生態岸線躍升至80.6%,位列江蘇全省第一。

  在沿江騰退和治理的同時,當地強調增加沿江生態“含綠量”。比如,整個(ge) 新龍生態林建成東(dong) 西全長12公裏,南北縱深最寬處也達到近1公裏,占地麵積超萬(wan) 餘(yu) 畝(mu) ,綠化覆蓋率達70%以上,是華東(dong) 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城市人工生態林。

  同時,當地淘汰落後產(chan) 能,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堅持調優(you) 結構。濱開區近年來聚焦新材料、新醫藥兩(liang) 條產(chan) 業(ye) 主線。2022年,濱開區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573.3億(yi) 元,同比增長26.8%,新醫藥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175.2億(yi) 元,同比增長152.1%,“東(dong) 方碳穀”“創新藥穀”產(chan) 業(ye) 地標持續擦亮。

  “還長江水清岸綠,濱開區各項經濟指標卻不降反升,生態紅利轉變為(wei) 發展紅利。”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趙文君舉(ju) 例說,2022 年,濱開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 430.35 億(yi) 元,同比增長 4.3%;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 1055 億(yi) 元,同比增長 15.9%。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