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把握“大思政課”建設的深刻意涵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強調思政課“要善於(yu) 利用國內(nei) 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既不封閉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導學生全麵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善於(yu) 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作為(wei) 立德樹人建設的關(guan) 鍵舉(ju) 措,“大思政課”建設潛蘊著深刻的時代價(jia) 值和實踐意涵,需要統籌兼顧各方力量,全麵把握“大思政課”建設。
在“內(nei) ”與(yu) “外”的接榫中把控
“大思政課”建設新路子是新時代語境下發揮思政教育內(nei) 生動能的基礎上,統籌兼顧課堂內(nei) 外、內(nei) 修與(yu) 外化相接榫的雙向協進。在課堂上,思政課教學必須將中華民族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偉(wei) 大史詩等講清楚,提升思政宏大敘事觀;在課堂外,利用國內(nei) 外正反兩(liang) 方麵的事實、案例、素材,加強思政課聯係社會(hui) 實際,引導學生全麵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善於(yu) 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增強思政課堂外的敘事能力。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思政課不僅(jin) 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hui) 生活中來講”,“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針對內(nei) 修與(yu) 外化的雙向發力,我們(men) 應時刻堅持思政課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上做足功課,實現人的精神動能的高質量提升。當然,做好自身思政建設涵養(yang) 並不能實現全人類精神境界的全方位提高,需要以個(ge) 人自身核心素養(yang) 的提升來促進人類整體(ti) 性思想教育水平的躍升。
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就是堅持內(nei) 外課堂結合、內(nei) 修與(yu) 外化相統一,將思政課講在祖國大地上,將思政元素融合在民族曆史裏,真正使思政課發揮其實踐效力,持續推進“大思政課”教學體(ti) 係建設走出教室,走向社會(hui) ,走出國門,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
在“上”與(yu) “下”的承接中把控
傳(chuan) 統上,思政課建設以學校為(wei) 主體(ti) ,教師為(wei) 主導,形成了思政的單一化發展模式。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推動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沒有完全形成,全黨(dang) 全社會(hui) 關(guan) 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作為(wei) 新時代的“大思政課”建設開始摒棄傳(chuan) 統發展路徑,堅持上下聯動,諧融共進,有序促進“大思政課”建設向上向善發展。
推動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其一,要時刻牢記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政治主張,堅持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形成中央決(jue) 策貫徹到底、中央政令暢通無阻的生動局麵;其二,要始終強化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共進、聯動發展的係統思維,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寬領域的育人育德體(ti) 係,破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課建設中力源單維、力向不一、力度不足等問題,將思政教育啟蒙於(yu) 家庭,深化於(yu) 學校,外化於(yu) 社會(hui) ,內(nei) 化於(yu) 個(ge) 人,最終形成“大思政課”之“大”的內(nei) 在合力和協同一體(ti) 機製;其三,要始終挖掘中華民族發展曆程中的宏大思政元素,將中華民族曆史觀與(yu) 現代文明發展觀相結合,統籌推進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序承接和創新發展;其四,要深入探究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曆史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的原則,處理好繼承和創新性發展的關(guan) 係,堅持雙創原則,反對複古主義(yi) ,反對文化虛無主義(yi) ,實現“大思政課”建設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價(jia) 值融通,不斷發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實現博采眾(zhong) 長,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麵。
在“守”與(yu) “變”的交互中把控
“大思政課”建設自開創以來,就在實踐中不斷加以發展和完善。從(cong) 發展基礎來看,“大思政課”建設實現了從(cong) 守住“思政小課堂”到日益走近“大思政課”國家層麵的轉變;從(cong) 發展內(nei) 容來看,“大思政課”建設實現了從(cong) 聚焦相對單一的“課堂思政”到聚焦“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有關(guan) 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hui) 協同配合”協調發展格局的拓展;從(cong) 發展目標來看,“大思政課”建設實現了從(cong) 政府層麵上加強總體(ti) 性頂層設計和係統布局,從(cong) 學校層麵整體(ti) 上主抓課程思政,從(cong) 家庭層麵延續了中華傳(chuan) 統美德教育,從(cong) 社會(hui) 層麵致力於(yu) 實現全體(ti) 人民的思想道德修養(yang) 的躍升。
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大思政課”建設要凸顯“大”的內(nei) 在一致性和協調交互性,將“大中小幼”思政課資源凝聚一體(ti) ,形成育人合力,從(cong) 而為(wei) 凝聚共識、加強認同,強化交互性“守”“變”動能,實現學校內(nei) 外、社會(hui) 各方麵共建“大思政課”、共赴育人使命提供其強大的內(nei) 生動力與(yu) 行為(wei) 自覺。
(作者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講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