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登頂!今年珠峰科考“成績單”亮眼
癸卯夏初,再登地球之巔
今天(5月23日)上午
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
登山隊員成功登頂!
回顧那些“巔峰”高光時刻
5月的珠峰,見證著中國科考隊一次次登頂曆史和高光時刻。
1960年5月25日,3名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成功從(cong) 北坡登頂、將五星紅旗插上珠峰,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並創造了人類曆史上首次從(cong) 北坡登頂珠峰的偉(wei) 大壯舉(ju) 。
1975年5月27日,中國9名隊員登頂珠峰,並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岩麵高度。
2005年5月22日,再次開展珠峰高度測量工作,測得珠峰頂岩石麵海拔高程8844.43米。
2008年5月8日,奧運聖火和奧運五環旗首次在珠峰峰頂展示。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並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
2022年5月4日,13名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
不僅(jin) 僅(jin) 是登頂!
今年珠峰科考“成績單”亮眼
除了登頂,今年的“巔峰使命”珠峰科考要完成極高海拔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采集、冰芯鑽取、冰塔林無人機航測、溫室氣體(ti) 探測、岩石樣品采集等十多項既定的科考任務,應用了許多“黑科技”,創造了亮眼的成績單。一起來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加布拉化石點再現真容
“加布拉化石點”是1973年第一次青藏科考隊在卓奧友峰北坡一個(ge) 叫加布拉的地方報道的。當時發現的西藏雲(yun) 杉球果化石,表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環境比現在更加溫暖濕潤,但由於(yu) 當時條件有限,加布拉化石點再沒有後續的調查研究,加布拉化石點的確切位置在哪裏也成為(wei) 半個(ge) 世紀來的謎團。
此次科考中,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搜尋,加布拉化石點曆經50年重現真容。科學家們(men) 在此處采集到了很多珍貴的植物化石,還有一些動物化石。
雲(yun) 杉針葉化石、脊椎動物魚鰭化石穿越而來
在加布拉化石點,攀附在陡峭的懸崖上,科考隊員發現了柏科、莎草科種子、水生植物等化石,還找到了雲(yun) 杉屬的針葉化石。
此外,科考隊員還發現了一個(ge) 有齒狀結構的化石,並推測是一個(ge) 魚的鰭條,這可能是第一件這個(ge) 地層裏的脊椎動物化石。科考隊員認為(wei) 如果它是一個(ge) 鰭條的話,這條魚可能有二三十厘米長。
為(wei) 冰川做“體(ti) 檢” 關(guan) 注亞(ya) 洲水塔變化
聚焦亞(ya) 洲水塔變化是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五個(ge) 科考方向之一。今年,科考隊員繼續對珠峰冰川進行體(ti) 檢,包括三維激光掃描和無人機飛行等,持續關(guan) 注珠峰冰川的變化。
此次科考,科考隊員來到珠峰絨布冰川,研究這裏的融水徑流和水質變化。珠峰地區的水-氣界麵的二氧化碳交換速率大,意味著二氧化碳在水-氣界麵的交換過程強烈,這對於(yu) 深入認識冰川消融的氣候環境影響具有重要意義(yi) 。
技術升級!月球供電係統技術應用到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
針對極高海拔地區儀(yi) 器設備的電源問題,科考隊和負責探月工程供電係統的研究人員聯合,將月球上供電係統技術成功應用到了極高海拔地區,解決(jue) 了極高海拔地區儀(yi) 器設備供電麵臨(lin) 的極低溫、極低壓、電源保護自啟動等三個(ge) 卡脖子問題。
首次在珠峰用無人機采集大氣樣本
在此次科考中,科考人員首次在珠峰站利用無人機進行實驗,收集不同高度的大氣樣本,驗證使用無人機進行青藏高原大氣觀測的可行性,為(wei) 準確估算青藏高原陸地碳匯提供幫助。
團隊目前已完成觀測站點的前期考察,計劃從(cong) 今年開始啟動觀測網絡的建設,預期在未來幾年逐步完成青藏高原站點布局、開展多種手段的大氣連續觀測。
冰芯測年有了新的研究手段!
冰芯就像是研究氣候環境變化的曆史書(shu) 和博物館。科學家通過對2013年的珠峰冰芯測年,初步獲得過去600年的氣候和環境曆史記錄。
2023年5月22日,冰芯鑽取隊完成2支透底冰芯鑽取,陸續將冰芯運抵珠峰大本營。據專(zhuan) 家透露,今年將使用新的測年方法。在分析手段上,增加對同位素曆史變化、新型汙染物微塑料變化的曆史研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