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發布時間:2023-06-06 15: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連日來,社會(hui) 各界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領會(hui) 講話精神,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大家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新征程上,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共同努力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

   傳(chuan) 承好發展好中華文明

  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的雲(yun) 岡(gang) 石窟坐落於(yu) 此。每年,都有無數遊客來到這裏,經受文化的洗禮,感悟文明的魅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深刻總結中華文明具有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個(ge) 突出特性,為(wei) 我們(men) 傳(chuan) 承好發展好中華文明注入了固本培元的思想力量。”雲(yun) 岡(gang) 研究院黨(dang) 委委員崔曉霞說。

  “雲(yun) 岡(gang) 石窟作為(wei) 中國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正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動縮影。”崔曉霞說,“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指引,提升雲(yun) 岡(gang) 石窟保護水平,完善‘雲(yun) 岡(gang) 學’研究體(ti) 係,講好雲(yun) 岡(gang) 文化的燦爛成就及其世界意義(yi) ,把曆史文脈傳(chuan) 承下去,讓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

  走進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館內(nei) 展出從(cong) 史前刻符到近現代機器印刷品等諸多版本,充分展現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一脈相傳(chuan) 、生生不息。

  “這裏收藏的中華版本,涵蓋經史子集、今古人文,映射幾千年來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曆史。”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館長吳雪勇說,“我們(men) 要牢記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主題主線,做好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各項工作,推動更多人從(cong) 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認識中國,更好講述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文明傳(chuan) 承發展故事。”

  萬(wan) 裏碧波之下,考古工作者正在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執行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第一階段考古調查任務。此前,這裏發現兩(liang) 處古代沉船,有助於(yu) 深入研究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雙向流動。

  此次考古調查項目副領隊鄧啟江說,“目前,對兩(liang) 處沉船的考古調查工作正在進行,我們(men) 將繼續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以紮紮實實的調查成果更好展現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為(wei) 建設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深刻理解“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大意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不一樣?為(wei) 什麽(me) 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guan) 鍵就在於(yu) 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guan) 鍵就在於(yu) 兩(liang) 個(ge) 結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兩(liang) 個(ge) 結合’進行深入闡釋,明確指出‘第二個(ge) 結合’是我們(men) 黨(dang) 對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這令我深受啟發。”吉林大學哲學社會(hui) 科學教授孫正聿說,“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chuan) 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yi) 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進程中,如何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給出了鮮明答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沈壯海說,“‘第二個(ge) 結合’的提出,凝結著黨(dang) 領導人民百餘(yu) 年的奮鬥經驗,更揭示了在新時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的方法論。”

  沈壯海說:“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總書(shu) 記的最新闡釋,從(cong)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ang) 和智慧,引導更多學生帶著對中華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共同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

  陝西曆史博物館內(nei) ,一件件珍貴文物濃縮數千年文明絢爛之美,吸引眾(zhong) 多遊客前來參觀。館長侯寧彬第一時間帶領全館工作人員學習(xi) 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令我們(men) 真切感悟到,正是‘第二個(ge) 結合’,讓我們(men) 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侯寧彬說,“博物館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百姓大眾(zhong) 交流的窗口。我們(men) 將繼續通過更有質量的展覽和開放活動,向觀眾(zhong) 講好文物故事,以創新創造激活傳(chuan) 統文化、以時代精神賡續中華文脈。”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夏日,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古木參天,綠蔭如蓋。千年學府中,無論是“學達性天”的期許,還是“實事求是”的古訓,都記錄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燭照古今的思想光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令嶽麓書(shu) 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陳宇翔深感重任在肩:“身處偉(wei) 大新時代,嶽麓書(shu) 院將進一步加強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研究與(yu) 闡釋,切實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不斷在理論發展上作出新的闡釋,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具有突出的和平性。總書(shu) 記的講話,給予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莫大的鼓舞。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泉州海交館參觀研學。”丁毓玲說,“作為(wei) 文博工作者,我們(men) 要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文化傳(chuan) 播工作,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產(chan) 品,在實際崗位上以點點滴滴的努力,擔負起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奮進新征程,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

  今年傣族潑水節前夕,雲(yun) 南耿馬縣民族歌舞團創作的潑水舞曲走紅社交網絡。舞曲吸納馬鹿舞、白象舞、象腳鼓語等當地非遺元素,同時創新藝術形式,加入流行音樂(le) 元素,呈現輕鬆歡快的律動風格,廣受年輕觀眾(zhong) 喜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曆史文脈、譜寫(xie) 當代華章。這為(wei) 我們(men) 實現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耿馬縣民族歌舞團負責人王峰表示,今後,他和團隊將立足守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根脈,不斷探索和創新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方式,力爭(zheng) 打造出更多留得下來的文藝精品,在新時代譜寫(xie) 更加生動的文化傳(chuan) 承發展新篇章。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新華社記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