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都城肇始——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開幕

發布時間:2023-06-12 17:20: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訊公元1153年,金王朝將都城從(cong) 上京(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南遷至燕京(今北京市),定名“中都”。寓意居五京之中、天地之中,開啟了北京作為(wei) 大國都城的新紀元。

  6月10日,為(wei) 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曆史博物館、北京市豐(feng) 台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房山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都城肇始——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在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金中都水關(guan) 遺址)開幕。展覽通過曆年考古發現與(yu) 研究成果,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展示金中都的形製布局、社會(hui) 生活、近畿形勝等內(nei) 容,力求再現中都氣象,挖掘金中都在北京都城發展史上的裏程碑意義(yi) ,以及對後世北京城發展的深遠影響。

  展覽共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第一部分“營國建城”,通過城牆、宮殿、坊巷的考古發掘,複原金中都城市布局。中都城遵循中軸突出、兩(liang) 翼對稱的原則,帝王所居之地為(wei) 全城中心,體(ti) 現了王者居中的思想,對後世都城布局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第二部分“繁華中都”,通過金中都出土文物,展示當時城市生活的繁榮景象。第三部分“中都環勝”,通過盧溝橋、銀山塔林、北海大寧宮等金代曆史遺跡,再現金中都的離宮別苑、園林勝地。

  本次展覽設計以突出金中都“宏偉(wei) ”“壯麗(li) ”為(wei) 定位,勾勒中都建製風貌,展現中都百態風情。在出土文物的展示設計上,將其與(yu) 場景複原完美結合,再現曆史風貌。

  展覽匯集6家收藏單位的187件/套文物,有金中都遺址的建築構件、內(nei) 府收藏的瓷器、金銀器、玉器,以及反映生活的陶器和壁畫等等。百件文物集中展示,形成了關(guan) 於(yu) 金中都這座城市的真實印象。由文物見曆史,由曆史見文化,展現了多元一體(ti) 、包容宏闊的金代社會(hui) 圖景。

  “都城肇始——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開展,是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重要主題活動之一。該展覽以考古發現為(wei) 切入點,還原、展示金中都,帶領觀眾(zhong) 展開一段曆史文化之旅,穿越時空,回到金朝,領略中都風采,同時強調了金中都重要的曆史地位,它是先秦薊城發展演變的終章,也是元大都及明清都城營建的序曲,開啟了北京作為(wei) 大國都城的輝煌曆程,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格局的形成。(叢(cong) 芳瑤 楊子晴)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