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輔導員應守正創新修“九境”

發布時間:2023-06-13 14: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全黨(dang) 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高校輔導員作為(wei) 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幹力量,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輔導員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應當守正創新修“九境”,努力成為(wei) 青年學生傳(chuan) 道的可信人生導師、解惑的可親(qin) 知心朋友和授業(ye) 的可敬品學表率。

  正心修煉“可信”三重境,做善於(yu) “傳(chuan) 道”的青年學生人生導師

  “傳(chuan) 道”就是教學生如何做人!新時代輔導員“傳(chuan) 道”,就是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武裝學生,教學生做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做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和,國無信不昌,信是一種個(ge) 體(ti) 責任、一種團隊精神、一種家國情懷,“可信”是對這種責任、精神、情懷的認同、傳(chuan) 承和托付。輔導員悉心盡好“傳(chuan) 道”責,應當深修“可信”境:

  第一,應正心修好“信任”境。這是“可信”的前提所在,是輔導員提升政治判斷力的根本途徑。輔導員悉心“傳(chuan) 道”,對“道”應真學真懂、能說會(hui) 道,全麵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和精髓要義(yi) ,寓教於(yu) “學”、有靈有魂、有精有神,學生自然會(hui) 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第二,應正心修好“信從(cong) ”境。這是“可信”的本質所在,是輔導員提升政治領悟力的核心要義(yi) 。輔導員悉心“傳(chuan) 道”,對“道”應真信真傳(chuan) 、講深講透,努力把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轉化為(wei) 立德樹人、教書(shu) 育人的強大力量,讓懂道理的人信道理,讓信道理的人講道理,注重青年學生思想引領,匡正青年學生價(jia) 值觀念,寓教於(yu) “信”、有度有識、有始有終,學生自然會(hui) 言聽計從(cong) 、心領神會(hui) 、心悅誠服。

  第三,應正心修好“信賴”境。這是“可信”的關(guan) 鍵所在,是輔導員提升政治執行力的行動指南。輔導員悉心“傳(chuan) 道”,對“道”應真行真用、活學活用,堅持、運用貫穿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jue) 好立德樹人中的現實問題和實際困難,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幹學生所盼,寓教於(yu) “用”、有心有意、有情有義(yi) ,學生自然會(hui) 知行合一、知恩於(yu) 心、感恩於(yu) 行。

  虛心修煉“可親(qin) ”三重境,做樂(le) 於(yu) “解惑”的青年學生知心朋友

  “解惑”就是教學生如何處世!新時代輔導員“解惑”,就是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學生,教學生正確理解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wei) 學生全麵答成長之疑、排成人之憂、解成才之難、助成功之力。“可親(qin) ”是對“一日為(wei) 師終身為(wei) 父”的讚美、期許和踐悟。輔導員悉心盡好“解惑”責,應當深修“可親(qin) ”境:

  第一,應虛心修好“親(qin) 近”境。這是“可親(qin) ”的管理特性,是輔導員提升教導共情力的重要一環。近山識鳥音,近水知魚性,輔導員悉心“解惑”,對“生”應近悅遠來,對“惑”應心知肚明。輔導員應牢牢堅持以生為(wei) 本,平易近生、親(qin) 近不疑,時時圍繞學生、處處關(guan) 照學生、事事服務學生。應牢牢堅持以勤為(wei) 徑,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資助勤貸、職業(ye) 規劃等等,事無難易皆需輔,聽呼聲、問關(guan) 切、探冷暖,生無新老均要導。應牢牢堅持以心為(wei) 燈,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用心感受、用心理解、用心支持,用教師心裏的燈點燃學生眼裏的光、照亮學生前行的路。

  第二,應虛心修好“親(qin) 和”境。這是“可親(qin) ”的教育特征,是輔導員提升教學共情力的關(guan) 鍵一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輔導員悉心“解惑”,對“生”應和而不同,對“惑”應各解其解。輔導員應有教無類、一視同仁地輔。有教無類並非平均用力,一視同仁絕非輕重不分,應當以無差別的理念育有差別的學生。重點關(guan) 注特別優(you) 秀的學生、特別困難的學生、特別調皮的學生,以點帶麵、統籌兼顧。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導,教師教學生要一個(ge) 枰杆掛一個(ge) 砣、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青年學生正處於(yu) 人生“拔節孕穗期”,生理心理變化疊加,學習(xi) 生活困惑交織,要多用奉獻心、理解心、平等心和寬容心為(wei) 學生答疑解惑,為(wei) 學生排憂解難,春天來了用心讓花開好,秋天到後一定碩果滿枝。

  第三,應虛心修好“親(qin) 誼”境。這是“可親(qin) ”的學校特質,是輔導員提升教育共情力的點睛一筆。用敬畏之心敬業(ye) ,用愛子之心愛生,輔導員悉心“解惑”,對“生”應敝帚自珍,對“惑”應如數家珍。輔導員應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欣賞學生,用博大胸襟培育學生,引導學生、指導學生、教導學生,用無私境界關(guan) 愛學生,體(ti) 諒學生、體(ti) 貼學生、體(ti) 悟學生,讓學生情有所係、心有所歸,在溫暖的學校大家庭裏增知增智、成人成才。

  潛心修煉“可敬”三重境,做專(zhuan) 於(yu) “授業(ye) ”的青年學生品學表率

  “授業(ye) ”就是教學生如何立業(ye) !新時代輔導員“授業(ye) ”,就是用為(wei) 生立業(ye) 落實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引導青年學生學好專(zhuan) 業(ye) 、就好職業(ye) 、幹好事業(ye) 。敬是一種品質,是一種價(jia) 值,是一種理想,“可敬”是對這種品質、價(jia) 值、理想的要求、需求和追求。輔導員悉心盡好“授業(ye) ”責,應當深修“可敬”境:

  第一,應潛心修好“敬重”境。這是“可敬”的內(nei) 在要求,是輔導員為(wei) 人師表的從(cong) 業(ye) 門檻。輔導員悉心“授業(ye) ”,對“生”應學高為(wei) 師、身正為(wei) 範,引導學生不令而行、不教自學,應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顧全大局,光明磊落,與(yu) 人為(wei) 善、導人向善,恪守教育部《教師行為(wei) 十項準則》,爭(zheng)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好老師。

  第二,應潛心修好“敬佩”境。這是“可敬”的外在需求,是輔導員匠心獨運的職業(ye) 價(jia) 值。輔導員悉心“授業(ye) ”,對“生”應授之以漁、明理知行,引導學生匠心築夢、技能報國,輔導學生虛心學習(xi) 養(yang) 大氣,育心懷天下的情懷抱負、胸懷祖國的責任擔當、情係學校的匠心素養(yang) 。

  第三,應潛心修好“敬仰”境。這是“可敬”的無上追求,是輔導員無比憧憬的事業(ye) 理想。輔導員悉心“授業(ye) ”,對“生”應甘當人梯、願作春泥,對“業(ye) ”應師不必賢於(yu) 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引導學生青出於(yu) 藍勝於(yu) 藍、一代更比一代強。輔導員應不斷增強教師文明傳(chuan) 承、靈魂塑造的職業(ye) 神聖感,不斷增強教師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崗位使命感,不斷增強教師立德樹人、教書(shu) 育人的工作責任感,自信滿滿、永不放棄,自強不息、永不放任,自律堅守、永不放縱。

  (作者係湖南理工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